国产电影产业中的文化交流浅析

时间:2022-10-09 12:36:23

国产电影产业中的文化交流浅析

摘 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必须要遵循社会文化的发展规则。可是在我国现今的电影产业里,电影的文化消费却不尽如人意,在电影上映的流程单中偶尔才会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这种现象不禁引起我们的注意,到底在整个电影文化产业中我们的影片与消费者的文化交流环节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观影渠道的不畅通,欧美影片与国产影片的不均衡都是我国电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即从影片的新颖度、消费者的类型化、影片的文化关怀出发,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使我们的国产电影找到自己的辉煌。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交流;个性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95-02

一、电影产业的文化消费背景

电影,自它诞生以来,身上似乎就背负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感叹号,在它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的商业趋向在它的娱乐性作用的驱使下,已经被深深的冠上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给人以视听刺激的“商业产品”的头衔。面对经济危机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改变。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在没有任何公众保证的情况下就投资千万地把它完整的制作出来,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由公众使用过它的产品之后,仅仅把对他的记忆带走”[1]。在电影的身上它有它独特的文化消费背景,并且,在新媒体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下,电影文化的消费背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所要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起来,它要有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性的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阐释好文化传承的使命,如此的定义,也就让电影文化消费背后的文化密码不禁复杂起来了。中国的电影产业更是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面对如今电影质量下降所导致的观众群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到底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在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文化交流到底出现了怎样的断痕呢。这也正是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电影产业中文化交流断层的根源

在消费主义的今天,消费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如今的生产者已经不再是消费环节中的主要角色了,他们不能再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反而必须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结果。消费者已然翻身作了“主人”。这种“文化优势”使得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来进行生产。电影的生产态势也表现在其中,电影制作者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题材、演员,更甚至是宣传方式,来迎合观众的文化需求,这样的电影才可能获得成功,仅仅是才可能获得成功。在当下,大众消费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观众和电影产品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宽泛,从观影渠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观众有了更多的私人观影渠道,不再是必须进入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虽然我们现在的院线水平已经提高,大众的影片消费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他们在一部新片上映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演员出现的时候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但是这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观众也只是我们十几亿人口大国中的几十分之一,如此看来在我国选择影院观影渠道的消费者其实可以说得上是寥寥可数。而相对,私人的观影渠道却特别的畅通,受众可以选择DVD、压缩碟、BT下载、在线观看太多的方式获取一部电影的观看权力。如此的私人观影渠道所形成的电影消费环境大大冲击着电影院的消费空间,无疑,这就形成了个人性消费挑战集体性观赏的现象。而个人消费的文化倾向在选择影片上,更体现了把注意力偏向在后现代感的、贴近民众小情感的影片上。

从观影大众上看,试问,究竟喜欢看国产影片的人多,还是喜欢看欧美影片特别是好莱坞影片的人多呢?或许在以前我们会毫无疑问的回答,喜欢看欧美电影的人多——早前一份针对北京市民电影消费喜欢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喜欢看大片。可是现在,欧美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好似呈现出了一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虽然我国的电影消费者对欧美影片依旧关注,但是它们的票房却在我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了水平线的状态,看似没有变化,可是在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这却是下降的写照,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消费者,他们处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在他们的内部,有着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现实高度认同及基础上的文化思想交流,更容易形成文化上的共识性,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成为了他们不可自我扭曲的情感倾向,从而也就慢慢的产生了对欧美电影的“眼球冲击即忘”的审美倾向。这也是欧美电影和国产电影在我国电影消费中的格局现象。从国际上看,较之国外影片走进来的情况,国产影片走出去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的影片在大多数国际电影消费环境中是失语的,我们大多数电影产品都是在国门内自得其乐的电影,这些电影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空间中出生并且无声消逝着。我们在对外开放电影国门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只做好了接收的角色,却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担负着走出去的责任。

三、怎样弥补文化交流的断层

在消费的生产时代,消费的逻辑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2]”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对他们的形象的消费,即是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影像担任使用价值的电影中,我们又该如何在现实的背景下发展电影产业,填补电影产业中传出和接受环节中的断裂现象,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颖度的魅力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要求的是极端个人魅力的彰显,基于这样的背景,个人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在消费文化中进行渗透,电影消费者在选取电影时,不再单单的被影片的叙事文本本身所吸引,可能还会要求影片的演员、宣传方式也要符合自己的个人性的消费文化背景,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全方位的使影片有卖点,第一,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影片故事。当下,我们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相对集中的70后和80后消费者,他们内心需要的情感共鸣就是如今电影市场应该开拓的电影题材,前不久上映的都市时尚情感题材的由吴秀波、汤唯主演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正在热映的由赵薇导演的忆青春题材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票房都突破四亿的影片就说明了这一点,前者是点燃了受众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受众青春回忆的唤醒;第二,更应该懂得如何抓住电影的营销优势,这也是电影在“产业”中商业性的重要体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2011年由文章和、白百合主演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大卖,就是充分的把握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微博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法。我国现在也正在掀起一股制作中小成本电影的热潮,在小导演、小明星、小成本的电影构成中,如果能探索到恰当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可能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或者更多的电影来刷新《失恋33天》的神话记录。

(二)类型化消费

纵观国产电影的发展,经过好莱坞电影的诠释我们的电影被分成了众多的影片类型,延续到今天,似乎好像已经不能完全界定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影范围了。比如说小成本电影和它所形成的特色,在过去是完全不被关注的,而它现在却成为了国产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电影。 电影产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挖掘和总结电影类型体系的时候了。这一重新挖掘和总结,并不是在传统意义上增加新的电影类型,而是要针对观众群体来划分电影层次。上面我们说了现在的消费者更多的成为了个性化消费的主体,他们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演变成固定的文化消费习惯,所以我们要通过完善的类型体系满足不同观影人群的需要,同时建立个性化人群组成主流群体观影的良好机制,从而不断提供更新类型电影。我们要改变现在国产电影市场偶尔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之后就无声无息的现象,要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消费群体。

(三)文化关怀

电影中的艺术属性告诉我们,电影消费行为毫无疑问是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行为,没有文化关怀的电影无论如何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文化关怀并不是一个很难与商业电影扯上关系的词汇。简单点说,文化关怀的电影只是需要电影可以激发消费者思考,可以让消费者的思想情绪得到释放。如书一样,没有读者喜欢看和揣摩一本毫无文化内容的书,电影亦是如此。电影中的商业属性又告诉我们,电影自身是作为消费者的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的。娱乐作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它存在于各个生活阶层里。有调查甚至表明,“从各消费阶层之间的比较来看,最富裕阶层把时间用于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或者主题,而‘娱乐’的家庭比重最低,而用于‘学习’、‘运动’和‘旅游’的家庭比重最高;在‘社交’方面,富裕阶层和中上阶层家庭进行这方面闲暇消费最多;但特别令人意外和深思的是,最贫困阶层中将闲暇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也高达66.4%,仅次于中等消费阶层而排在第二位。[3]”或许从这里我们能得到启示,新文化消费环境里的电影主要是要抓住对哪个阶层的人群的文化关怀了。

四、总 结

作为现代人的消费者,想要从电影中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消磨时光或者满足思想,更是想要获取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和主题。因而我们现在的电影是要足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职责和重任的。从我国电影消费者多种多样的交流欲望来看,我国的电影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我们的电影产品丰富起来,进而避免出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无极》这样的交流中断现象。我们期待我们的电影产业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期待一个众生喧哗的电影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美)巴里里特曼(BarryR.Litman)著.尹鸿等译.大电影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苏州:译林出版社,2000.

[3] 李培森,张翼.各阶层的消费差异[J/OL].中国网,2003-04-16.

上一篇:吉木萨尔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下一篇:双河镇农民人均收入倍增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