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药物治疗眩晕36例报告

时间:2022-10-08 11:59:54

推拿配合药物治疗眩晕36例报告

摘要:眩晕是一种主观旋转性或摇摆不稳的感觉,发作时,患者如坐舟车,自觉天翻地覆、眼花缭乱,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病机理很多,病因复杂,与素体虚弱,病后体虚,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有关。在现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过大,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恣食肥甘,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现如今,眩晕的发病率普遍增高,治疗方法也各有千秋。笔者在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采用推拿配合药物治疗眩晕36例,收到满意效果,在此与各位共同分享。

关键词:眩晕 推拿配合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12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39-01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眼花,自觉周围景物旋转或头身动摇,有的自觉耳鸣,闭目好转,活动加重,严重者伴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中医诊断为“眩晕”范畴。本组均排除西医认定为发热,高血压,严重心肾功能不全,颅内占位性病变,晕动症,药物不良反应等所致的眩晕。其中男8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70岁,其中

2 治疗方法及效果

2.1 治疗方法推拿法。①患者取背靠坐位,嘱其自然放松,施术着立于患者对面,以右侧为例:施术者左手握住患者右手,然后右手以弹筋拿法依次拿肩部―肱二头肌肌群部―肘部―前臂内侧肌群部―内关处―合谷处;同法推拿左侧。②再用掌拍法,以每分钟3次的频率拍打患者肩胛骨3次;同法拍打抖动左侧。③医者双手握住患者右手作腕部抖法1~2分钟;同法左侧。④患者头部放正,术者立于患者对面,先用拍打法击打患者百会穴附近,然后按揉四周。再两手中指并拢,自患者印堂穴推至上星穴(俗称开天门),施力均匀;再用两手拇指推揉眉骨,由攒竹穴至丝竹空穴(俗称推坎宫),顺势按揉太阳穴(俗称运太阳),最后四指并拢,推揉耳后高骨。(此法操作简单,患者平时可以自行操作)。

药物治疗:症状轻者口服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等,重者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250~500ml,加入西咪替丁0.6~0.8g、山莨菪碱10mg、维生素B6针剂0.1~0.2g;呕吐剧烈者肌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20mg,每日一次;伴头痛明显者,亦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和普鲁卡因溴米那钠注射液各2ml,必要时用。

2.2 疗效标准。经过1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为显效;经过1次治疗后,伴随症状及主症均有所好转,但需经过第2次治疗后方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为有效;经过2次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或效果不佳为无效。

2.3 结果。显效16例(44.4%),有效18例(50.0%),无效2例(5.6%)。

3 讨论

眩晕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其发病机理各有立论,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在临床中以虚证和虚实并存[1]多见。本组所述眩晕多因六淫侵袭所致,具有本虚标实之特征,故治当泻其实而补其虚。笔者首先采用推拿手法中弹筋拿法作为第一步,此法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开窍止痛、醒脑等作用,又有手法重、刺激强度大的特点,为推拿手法中的泻法;接着利用掌拍法,此法更有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的功用,又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再接着运用腕部抖法来消除疲劳、放松筋肉、疏通脉络[2]。从而使得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得以运行。最后运用推、按、揉法缓解头面部紧张状态,百会穴为治疗头痛眩晕要穴,配合经外奇穴四神聪可增强治疗效果;印堂穴、上星穴位于督脉上,均有治疗眩晕之功;太阳穴为经外奇穴,研究证明配合印堂穴可治疗头痛头晕;耳后高骨为推拿常用部位,主治头晕目眩等症。四法并用,结合病情轻重配合药物治疗,轻者给予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等口服,此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能;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西咪替丁、654―2、维生素B6等静脉滴注,剧烈呕吐者配合使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西咪替丁本是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胃酸分泌,本文使用起到护胃、养胃作用。654―2是胃肠解痉药,可松弛平滑肌,并能解除血管痉挛,配伍西咪替丁可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甲氧氯普胺是中枢性镇吐药,与654―2、西咪替丁配伍更能明显减轻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诸药合用,配以推拿手法共同得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组在使用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过程中,均未出现头昏、头痛等不良反应,但此两药皆可致头昏头痛等不良反应,后者反应严重时亦可引起抽搐,故临床应用时应权衡利弊。

笔者认为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点:①施术着做到遵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原则;②施术时做到“意到、气到、力到[3]”;③施术后配合相应药物治疗外还应嘱咐患者避风寒,禁食辛辣食物,特别是鱼类、蛋类等,并保持情绪舒畅。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4―207

[2] 麻仲学,主编.中国医学治疗大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05―424

[3] 戴俭国,主编,推拿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2

[4] 邱茂良,主编.中国针灸推拿治疗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11月575-578

上一篇: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和体会 下一篇:目标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