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阅卷成本科生勤工俭学机会

时间:2022-10-08 11:51:16

当高考阅卷成本科生勤工俭学机会

按规定,本科生不能参加高考阅卷,可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这已经成为多年的公开秘密。参与阅卷的本科生都会在毕业简历添上“参与高考阅卷”这一笔。该校高考阅卷学生报名表显示,中文学院一个班40多人,其中30多人参加阅卷。因为阅卷是计件工资,多改多得,阅卷学生们事后谈论的几乎都是批改试卷的份数。对此,校方回应:“我给你说了8遍了,不可能有本科生。”陕西省招办回应:“本科生阅卷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谁敢干这种事情?”

虽然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考阅卷前的纪律培训主要内容就是“不准对任何人说你参加了高考阅卷”,而且细致到“不要在QQ签名上写你参加高考阅卷”,并以“将被开除学籍,连留校察看的机会都没有”恐吓,但是在这样资讯发达的年代,参加阅卷的本科生人数如此之众,能参加阅卷又是那样激动那样兴奋,想一点风声不漏几乎没有可能。校方和招办的矢口否认,只能是自欺欺人。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每一分都有可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所以从命题到考试,各方面都高规格地严阵以待;可恰恰到了直接决定考生分数的阅卷环节,有关部门反而虎头蛇尾,这不禁透露出严肃负责表象背后浮躁交差的“小”来。明知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照旧行之,担心影响自身利益勒令学生不得外传,却根本不管此举可能对考生带来怎样的伤害,试问,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这既是对考生利益的极大不负责,也是对高考严肃性的轻蔑亵渎,还涉嫌触犯法律构成隐瞒和欺诈。什么人有资格参加高考阅卷,这在教育部有关文件中本来是有明确规定的;事实上,也不是说本科生就一定干不好这活儿,但是相对而言,显然不如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教研员等阅卷人员责任心强、水平高。尤其高考阅卷是计件工资,这对经济大多较为拮据的本科生,难免产生一味求快以赚取更多报酬的错误引导。

本科生阅卷揭示的是一个关于高考阅卷的大问题,那就是:阅卷者素质良莠不齐,又处在批得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的不良引诱之下,高考阅卷的质量因而非常值得担忧。为什么高考阅卷总要那么赶呢?现在高考已经提前一个月了,供高校录取的时间非常宽裕,最重要的高考阅卷环节为什么不能多安排一些时间?把阅卷速度放慢一点,把阅卷工作做细一点,这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

还有,本科生阅卷显示出评卷人员的选聘非常随意,缺乏一个确保阅卷质量的严格选聘程序。笔者相信,有水平又有责任心的评卷人员其实很多,只不过他们反而不被选聘来阅卷,因为这样一来,肯定不如直接招来大批本科生方便、廉价――对,不仅是操作上的方便,更有经济上的廉价。为什么不肯花更高的价钱请来更有可能确保阅卷高质量的评卷人员?或许,对高考经费也该实施“成本监审”。

当严肃的高考阅卷成为本科生一次勤工俭学的机会,大家都以谁批得多谁批得快作为关注点,这是对考生的极度不负责任。高考的严肃性必须贯穿到阅卷环节,而不是随便拉起一支队伍就开始阅卷。评卷人员的选聘、评卷人员的考核、评卷人员的薪酬,所有这些都要有更为严格明确的规定――本科生将高考阅卷当作赚钱机会,揭示的正是这方面的空白。

上一篇:赵半狄:一个掷石子的小男孩 下一篇:老爸给我“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