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之“一体化”内涵浅析

时间:2022-10-08 11:21:26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之“一体化”内涵浅析

摘 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基础支撑。本文对其“一体化”内涵包括的学校企业一体化、学习工作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授课教师一体化、教学场地一体化、产品作品一体化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 课程体系 内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是由一个专业(工种)的一体化教学中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的有机整体。显然,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支撑条件,其“一体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学校企业一体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将这一理念贯穿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四个无缝链接。一是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标准无缝链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学校就照单“定做”。二是核心课程与工作岗位无缝链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核心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向学习领域的转化,使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和技能技巧。三是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无缝链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教师在承担“授业”“解惑”任务外,还要承担企业技术改造任务,能够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给企业带来效益,实现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无缝链接。四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生产实习基地与企业生产车间无缝链接,通过基地与生产岗位的无缝链接,实现“车间即课堂”“教师即师傅”“既教学又生产”,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一体化。

二、学习工作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注重“做中学”“学中做”,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等形式,增加生产性实训工作比例,为企业加工产品,突出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兼有企业员工属性。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从事实习、参与生产,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

三、教学内容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两个一体化。一是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零距离接触。教学内容也是某一专业生产内容,生产内容也是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的融会贯通。二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零距离接触,实现专业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通过两个零距离接触,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

要以企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为准绳,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编制开发融专业技术理论与实训操作为一体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

四、教学过程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教学形式再现企业生产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和掌握了企业生产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体化。一是教学过程一体化要求在教学中以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和一体化教材为依据,以每个课题为模块,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做合一。二是通过教学过程一体化使学生实际感悟生产岗位的具体要求,掌握生产技能。

五、授课教师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要改变过去专业技术理论课与实训操作课分开进行、理论课教师和实习课教师分别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传统做法,将专业技术理论课与实训操作课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并由一体化教师或一体化教学团队来完成,实现授课教师的一体化。授课教师一体化是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硬件基础,是一体化教学的客观要求。

六、教学场地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打破理论课堂与实训车间相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使理论课教室与实训课场地合一,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七、产品作品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实习工件就是产品,产品也是实习工件,二者合一,使实训过程成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实现教学过程和成果与生产过程和成果的一体化。

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国家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大力倡导的、技工院校开展试点和重点推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只有在深刻认识与把握其“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一套契合技工院校实际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促进技工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吉林省教师进修学校.一体化教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上一篇:对会计专业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 下一篇: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