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意义

时间:2022-10-08 09:22:57

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意义

【摘要】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科学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又是探究的主要学习形式,合作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效果。生活中我们常说这样一句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就是说集体的智慧要超过个人的智慧。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大部分科学老师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时效性和高效性。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探究教学中常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 探究活动意义

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上的应用,大幅度降低探究活动的难度,使学生找到了自信,并增加了对探究活动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主动提出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乐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一系列的好习惯,为学生和他人的良好相处打下了基础。

1 什么是合作学习

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人们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出现了许多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就要算是约翰逊兄弟,他们从九个方面分析了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将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位于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单干学习三种目标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某一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小学科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与同伴、教师和社会成员一起构成一个学习团体,共同思考努力探究某一个问题,当学生与他人共同努力以探究问题并建构理解时,就形成了一个学习者的合作学习团体。

2 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的位置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它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培养小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主动提出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乐于采纳他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是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具体表现。

探究式学习真正要强调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和嘴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积极地思考。探究性学习应该是一种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下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重要的人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习方式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3 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正是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所以学生的这种差异便构成了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

3.1 探究中引导学生相互倾听,有利于学生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

3.2 学生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有利于想法、思路明晰化、外显化,便于进行自我的审视和监控。

3.3 探究讨论中的相互质疑,可以更好的引发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

3.4 探究中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合作活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3.5 学生在探究的合作、分享与交流中,可以有效的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完成单个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4 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的方法

4.1 倾听互动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互动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只有使学生置于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建立有效的具有逻辑性的结果,得到新认识和有更大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4.2 合理分工:

分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合作学习团体研究任务的成功,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怎样做到合理的分工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为教师在实验选择和实验方案确定后,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要有意识的设计了讨论分工的环节,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合作。引导全班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培养生生之间的倾听、互动和相互质疑。在如此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和感受到了“我该怎样合作”。

5 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5.1 一个实验往往需要几个人一起完成,因为一个人的手脚不够。例:《运动的快慢》一课,让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走路速度,这时就需要两个人一起把尺子测量距离,接着需要要一个人看秒表,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走。如果一个人做得话,可能需要20多分钟,还浪费器材。再如《降落伞》一课,也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只有一个人的话,一节课也做不好。所以说合作学习可以使探究的效率非常高,质量非常高。

5.2 实验过程中需要有人记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实验过程中,总会找一个记录员,这样就节省了在记录和实践中不停调换的时间,而且记录员也亲眼见证了实验的过程,通过自己的亲眼见证对事实的理解会更容易,对事实的记忆会更加牢固。

5.3 合作学习还会集大家的力量使问题更快,更容易解决。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个人想到一点,三个人、四个人就可以使问题快速解决,并让同学们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增加集体荣誉感。

总之,集大家的力量为一体,会使一件复杂的事情,一个较难的问题迅速而有实效的解决,这也就是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的意义所在。合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增强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相处,还会使探究活动完成的快捷,迅速。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001.7

[2]王莉珠.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上一篇:培养不服输幼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立足课本,用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