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技术比资源更紧要

时间:2022-10-08 08:19:51

海外并购:技术比资源更紧要

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的局面下,全球并购市场日渐冷清,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并购市场则略显暖意。尽管在此次全球危机中未能幸免,但很多亚洲公司相比欧美同行拥有更为充裕的现金流,中国公司越来越被视为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买家,其在国际并购市场中格外引人注目。规模庞大的资源型企业收购,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扬眉吐气。然而,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技术型企业更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海外并购 浪潮滚滚

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羽翼渐丰的中国企业逐渐开始走向海外,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进行资本国际输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2003―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2%。据渣打银行估计,2009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

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新设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基本方式。一般来说,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初期,企业大多采用新设投资的形式,但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跨国并购将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与新设投资相比,跨国并购具有建设周期短、经营风险低、投资方向灵活等优点。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日益活跃。清科《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发生的13起跨国并购事件中,有7起为中国企业对外的并购,比重达到了53.8%,而2008年同期该比重仅为20%。

海外并购资源:无奈之举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生水起,触及行业日益广泛,但总体来看,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仍较为集中。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公布的多个并购案例中,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并购占了绝大的比重。仅在今年2月份,中国企业就向4家海外资源类公司发起并购,其中的3家均为澳大利亚的资源类公司。

趁国际资源价格下跌出海“抄底”,虽有利于企业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但这也透露出中国资源类企业的一丝无奈。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从而引发能源,矿产类资源需求高涨。但受国内资源供给能力的限制,中国资源类企业不得不依靠进口来确保产能,对外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而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巨幅波动,严重影响国内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掌握更多资源,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海外并购成了资源类企业的现实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企业目前大量并购海外矿产资源,是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外延。

然而,高能耗、低水平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主题,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恰好为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前危机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中之重。在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都要求加快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资源虽然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但是先进的技术却是当前迫切需要的。

海外并购技术:当务首选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无外乎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两种途径。自主研发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但是在前期科研投入少、科研实力薄弱的情况下,自主研发耗时较长且风险较大。在目前中国产业急需升级的情况下,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引进国外已经基本成型的技术未尝不是一种快捷的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给各行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拥有大量专利技术但由于资金紧张而陷入困境的海外企业并不罕见。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这些企业正亟待出售。另外,各国政府在危机下也相对放松了对技术型企业并购的限制。相对于资源类企业的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的并购金额相对较小,不易引起舆论的抵制,所面临的并购风险也就相对较小。因此当前的经济环境,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的最佳时机。

当前,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在整个海外并购潮流中还属于涓涓细流。从并购案例上看,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主要集中在IT,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被并购企业的技术都是并购方所急需的,并购的规模及影响力都较小。然而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与国外都存在较大差异,海外并购这些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技术型企业存在广阔空间。

政府已经对海外技术型企业并购制定了明确的鼓励政策,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中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海外技术并购注意事项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现代科技是各种工具和规则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在选择海外并购技术的时候,并不一定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上具有适当的领先性、能够解决企业技术瓶颈,是选择海外并购目标的基本原则。

公道的交易价格技术型企业价值的评估要比资源企业的评估更难,在评估时不但要懂得目标企业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更要了解该技术的市场前景。为了取得双方都满意的交易价格,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并购资产的评估是必要的。

严格的政府审批各国对先进技术的出口都有定的限制,受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出口到中国的技术有更严格的限制。在并购交易过程中,发挥媒体公关的作用,对并购交易顺利获批准具有重要作用。

并购后的消化创新在并购完成后,对被并购方企业的技术进行消化,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是并购的最终目的。另外,如何安置被并购企业的科研人员,使其继续发挥科研能力,也是对并购方的重要考验。

上一篇:封基首现溢价避险需求日盛 下一篇:多地上市助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