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跋涉,八年风光

时间:2022-10-08 07:47:53

在社会关注的薄弱处勇敢起步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从2005年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到2013年9月底刚刚在北京闭幕的最新一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从东北到西南,从内地到沿海,走过了天津、南昌、沈阳、上海、大连、昆明、广州、北京8个站点,跋涉8年的历程。回溯每一届举办的论坛的主题和展开的情形,可圈可点的精彩很多,但是,我首先想要言说的,却是“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这个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界盛会和成为中国教育界品牌活动的起始背景,那就是关注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在中国来说,是早就应该开展的活动。但是,长期关注不够,历来研究甚少。从教育活动内部看,因为现代艺术教育活动是在学习西方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半靠模仿、半靠摸索开始的。所以,模仿,肇始于学习西方得来的经验;摸索,立足于个体创造积累的经验。建立在这种经验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学”的意识就淡薄些,研究的自觉就缺乏些。从艺术教育展开的中国文化环境思量,艺术一类,在传统文化中不过是文人雅趣、雕虫小技的东西,不为“大道”“大器”所容纳,所以学科整体都有些边缘化,也是文化传统的惯性和社会环境的成见使然。

2011年,在中国教育学科体系里一直依附于文学学科门类的艺术学,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了。但是,门类学科下究竟应该分设多少个一级学科,据说在顶层设计的相关讨论中曾经委决不下,究竟有多艰难、有多迟疑、有多纠结,我不知道。但是,从门类下设的5个一级学科的结果判断,这样的结果未必真正切合学科实际,未必有利于学科发展,对学科构成的判断显然是有一定模糊性的。那么,可以追问,为什么模糊?是智慧不够么?还是理性不彰显?学科划分的依据和学科构成的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顶层设计和最后决断时应该想深入、想透彻的问题。

民间呢?民间对艺术和艺术教育充满了理解的浅泛和判断的歧误,人们往往用自己有限的文艺常识去判断艺术,用自己所熟悉的学校生活去想象他们其实陌生隔膜、其实并不真知道的对象——艺术教育。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错,因为他们并不是专家,也不应该这样要求他们。但是,一旦这些判断变为一种教育环境和强大社会氛围,而且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时,问题就大了,就会影响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什么?难道就是教人唱唱跳跳、描描画画?陪年轻人捏捏泥巴、剪剪纸头、做做模型、玩玩电脑也能成为学科?在今天的背景下,恐怕不会再有人这样充满了不屑的讲话。但是,10年前这种情形会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经常碰到。10年后的今天,那些不了解艺术、不知道艺术教育人培养人的规律和内容的人,可能心底还存有这样的偏见,有腹诽而只是不能或不敢明言。可以说,社会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无知、误解、成见,是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到的。

丰富生活内容的贡献率很大、协调人们身心和谐与社会发展平衡的作用很大、产生国家文化影响很大的艺术,甚至在发挥社会功能的问题上都受到了根本质疑。问题在于,如果质疑者心中的“科学”只是“自然科学”,那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艺术不是科学。因为艺术不是自然发现,而是精神创造。如果质疑者眼底的“学”只是一些文献、典籍、数据库,并以此为“学”的衡量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标准完全是“刻舟求剑”的误会和“削足适履”的要求。艺术教育的成果如果只是一切毫无生气的著作、数据、项目报告,如果不在理论成果之余精彩于画廊、展厅、博物馆,靓丽于剧院、音乐厅、人类重大典仪的狂欢现场,活跃于充满了渴望、遍布着需求的人生大舞台,如果不是教人有能力用美感的形式与情感的内容去承载理想人性和社会愿望,如果不是教人能够而且善于去欣赏这种感性形式的人性理想和艺术形式的社会愿望,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人类、对社会就没有贡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遗憾的是,这样浅显的道理,面对的常常是一些因为人云亦云、不假思索而心存成见的“闭目塞听”的群体,看来,艺术普及工作与“科普”工作一样重要。

在这样偏颇的认识背景与失衡的教育发展格局里,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在整个国家的学科设立与发展的研究体系里,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力度不大。但是,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又让我们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对艺术教育研究不深,探讨不够,思路不明,热火朝天的艺术教育办学;一方面是近20年来年年上升的“艺术报考热”和由此刺激起来的“艺术办学热”;另一方面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对体制内艺术团体生存状况、发展机制、前途路径的巨大影响,“扩招后的艺术毕业生”就业时四顾茫然的普遍惶惑。一方面是从教育部全国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中面对艺术院校,许多指标参考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削足适履”的做法,实际上显现的是对艺术教育本质、类型、办学规律等疏于研究和乏于总结,缺少评价依据和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艺术教育办学的近乎失控的“一窝蜂”,立项审批、办学布局、监控手段等要素究竟何据何凭?似乎绝少追问。这些办学尴尬和现实矛盾,实际上是关乎艺术教育发展命运和前途的。但是,研究者和管理者对艺术教育发展提出来的焦虑和对艺术教育格局的质疑,并没有引起多少来自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人士与研究管理部门的积极回应。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杂志年轻有为的编辑群体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既是栏目策划、也是办刊实践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8年之旅。这是不畏偏见、知难而上的勇敢起步。

在八方援手的热情中挽手跋涉

关注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在一种迫切的使命感和一种热情的创新力推动下,就催生了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无法忽略的艺术教育交流、研讨、探索、现实规范、发展、展望的重要活动。《艺术教育》的年轻编辑们也许没有想到,2005年他们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搭建的那个平台——那个在后来影响越来越大的艺术教育研究平台,会成为一个产生巨大集合效应的“各门各派艺术掌门人”年年相会的“武林大会”,成为越来越受到政府各界、各种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艺术学校关注的中国艺术教育“风向标”。

2005年4月的仲春,在海河畔召开了来自40所背景不同的专业艺术院校、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内设艺术院系代表90余人参加的“全国首届艺术教育专家与院长论坛”研讨会。会议所研讨的,是艺术教育办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与会代表也交流了各校的个案经验。会上选举出了“全国艺术教育专家与院长联谊会”,秘书处设在《艺术教育》编辑部。这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情:艺术教育专家、学者、管理人热切关注问题、研究发展可能、创新办学机制的联盟,产生于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以民间联盟的方式。尽管,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于2006年12月1—2日在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30所艺术院校的80余人参加了会议,集中研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特点与策略”的相关问题,艺术与和谐、艺术教育与传统保护、艺术教育观念调整与机制创新等,相关报刊和一些电视媒体的记者注意到,论坛的确创造了艺术教育思考下的“峰会”高度。

“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于2007年9月27—28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50余所各类艺术院校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论坛,代表中,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郭祯祥、来自美国麻省艺术学院的专家代表的参与,表明论坛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论坛主题对办学特色、发展思路、艺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艺术教育的民族性、艺术教育在新形势下从单一的纯粹艺术教育向保持纯粹艺术教育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应用艺术教育并重等新时代、新条件、新环境、新要求的现实条件下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第四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联合中国文化报社《艺术教育》杂志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于2008年11月22日—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艺术院校和美国、韩国5所艺术大学的专家、管理者近200位代表会聚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会议中心,就“探索艺术教育特色办学之路”分学科研讨,各抒己见,注重探索性、创新性、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元价值、二元结构提出“解构设想”,要求中国艺术教育在“多元”价值、万紫千红的艺术价值理解中重新结构其发展构架。“艺术热”中的“冷思考”、艺术教育办学的通则与个性、艺术教育的全民普及、艺术教育的创新人才理念、教育公平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与公众引领等,也成为本届论坛上的集中热门论题。文化部、教育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显然,“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规模越办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民间色彩越来越淡,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有号召力的“品牌”。

“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原定于2009年秋天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后来推迟会期,地点改在大连。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大连艺术学院承办。论坛于2010年6月25日—26日在辽宁大连召开。论坛主题为:回顾总结建国以来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研讨艺术院校特色建设与创新教育。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会,此次研讨的话题,说明论坛主题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关注的问题在进一步深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办学之路,开启了一个既观察外面世界又对比自身位置的新窗口。

“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于2011年10月28日—3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云南艺术学院承办。全国百余所各级各类艺术院校及英国、韩国、日本、泰国、瑞典多所海外大学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院(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了论坛。

第六届论坛围绕“发展·个性·共享”的主题,研讨传统艺术学科改革发展之路和新兴学科创新建设之路,明晰艺术院校艺术学科专业定位,凸现办学单位来自办学历史、经验积累和区域资源的特色个性,共享经验,目的在于更好地建设完善适应时展需要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艺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论坛主报告、分论坛研讨和优秀论文结集出版等多种形式,全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的院(校)长、中层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探讨艺术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之路。

2011年10月29日上午,第六届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主持开幕式,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袁斌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出席本届论坛开幕式的有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刘承萱,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瑞才,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教育处处长刘玉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处长万丽君等。

论坛开幕式上,艾青春做了题为《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促进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讲话,他在讲话中说,“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发起、全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积极响应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活动,每次召开都能给业界带来可喜的成果,已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刘承萱在开幕式上表示,“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广大业界同仁的支持和参与中越办越好、声势越来越大,体现了参与者、支持者对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万丽君作为教育部的代表,参加论坛几乎成为她责无旁贷的意识与积极踊跃的行为,表明了教育部对论坛的高度关注。她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国家将艺术学作为门类学科确立之后,艺术教育就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怎样来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也就凸现为问题的关键。要在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做文章,希望论坛从理论建设上和教育实践中,为教育部提供一些决策支撑,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良好范例。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亟待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开拓思路,应对挑战。从近百篇参会论文中遴选、编辑出版了72篇优秀论文62万字的论文集《发展·个性·共享——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共同主办,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2012年11月23日—25日,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举办。该届论坛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与“十精神”背景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去思考和明晰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学科建设的新视野、新思路与新跨越。在论坛的主报告中,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以《讲真话、诉真情、求真理》为题,阐释他所理解的艺术教育与国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说到底,就是为现实社会营造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令每一国民身处其中,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心灵滋润、灵魂提升、精神提高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环境塑人,氛围养人。所以,我要反复强调‘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只有靠文化把人的素质提高,靠艺术把人的心境养高,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确,自觉自信都要体现在学科建设和教育实施当中。所以,艺术学作为学科门类建设的思路、艺术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结构的搭建和师资队伍的准备,成为与会者最集中探讨的话题。

来自湖南的几位与会专家的会场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提问、回应发言,显现出突出的观点鲜明性与极大的兴趣指向性。对老生常谈、对概念模糊、对思路不清,他们就公开质疑,毫不留情。这是一种良好的学术态度与求实求是的会风。

“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于2013年9月27日—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该届论坛云集了国内百余所艺术高校(学院)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围绕“艺术中国梦的美善追求: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分析探讨有关中国艺术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发展道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云川,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和来自全国各类高等艺术院校或艺术教育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出席了论坛开幕式。仲呈祥指出,当前的艺术教育存在质量下降、注重功名等问题,而艺术教育者应承担起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关键是艺术教育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审美观去引领社会,首先是引领学生。

论坛的大会主题发言,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仲呈祥主题发言;教育部各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国家标准参考框架”做指导性发言;综合艺术院校代表、单科艺术院校代表、师范院校艺术学院代表和综合大学艺术院校代表都纷纷做了办学个性经验的交流发言。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代表“艺术学理论”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代表“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代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代表“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朱明健代表“动画、新媒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类型艺术高校的与会专家做了深浅不一的“国家标准参考框架”的设想和说明。关键在于,委员会的职责与使命是双重的:一方面代表教育部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规范、质量标准建立评估体系和和观测基点;另一方面也要对本学科的内部规范切实负起责任、挑起重担。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福建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豫闽、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代表不同类型综合大学的艺术教育单位做了发言。

本届论坛依然是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支持单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教育》杂志、《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承办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协办单位。列出了很强大的阵容,这是前边7届的主办、承办单位的办会构成通常较为单纯的构成情况所没有过的。

走向规范,制定标准成为该届论坛的鲜明主题。交叉学科的“跨越”、专业领域的“跨越”对人才培养的意义,成为“标准设立”和“模式探索”的立足点。应和国家需要和时代步伐,论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从第一届到第八届的情形,从主办、支持、承办和协办的阵容清单里,一眼就能看出这种变化。

在艺术办学的热潮里理性思考

从创办“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2005年开始,艺术教育的热潮、规范与质量问题,几乎就一直成为论坛从不同角度去切入、研讨的主题。应该说,《艺术教育》杂志的策划能力是很强的。牵动社会的视线,聚集专家的能量,每年一度论剑论道,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因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太缺少理论研究了;因为,中国的艺术办学,太需要理性分辨了。在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万丽君在致辞中披露了一些数据:“中国的艺术教育在近10年有了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招收的艺术类专业736所,到2011年是1679所,增量是128.1 %,本科类的艺术类招收2001年是 323所,2011年是 891所,增量是 175.9%。”

艺术考生“报考热”,催动了艺术教育的“办学热”。在全国风起云涌的办艺术教育的背景下,办学质量问题、教育布局问题、办学规范问题、就业岗位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热议波澜迭起、问题芜杂丛生。面对这些现象,艺术教育者如何应对?这个时候,“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搭建了一个平台。第一届论坛,自然也有一些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但主要是一次联盟意义远大于其他意义的活动。艺术院校的办学者在形势催逼下,觉得有“从自己做起”的迫切需要和“联合同行行动”的内在热情,于是固定了第二年接着召开类似会议的愿望。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第二届论坛,关注的主题是艺术教育中的传统保护与民间传承,云南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等交流或者展示了民族艺术传统、地域文化资源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方式方法。第三届论坛,眼光主要在民族艺术与国际文化之间流连,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的视界。第四届论坛专注于探索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特色”,既关注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特色,总结了结构性、布局性的问题,又关注了办学单位的个性意义、区域优势特点的内涵。第五届论坛的主题设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教育的总结和创新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第六届,正值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的欢欣鼓舞的时刻,强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尤其是教育自省,追问办学理性、追问学科建设理性就成为论坛主调。中国艺术教育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成为在艺术教育领域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第七届,学科建设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集中关注的话题,延续了第七届的余兴未尽的话题,纵深拓展。第八届的主题,就是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后对各个委员会提出要求和任务,制定“国家标准参考框架”。既要注意办学个性,避免“同质化”的“一统就死”;又要避免“无序存在、茫然发展”的“一放就乱”。所以,追问艺术教育为什么的根本问题、声讨艺术教育“技术主义”“技能至上”的教育偏差、提出“建标准、设尺度、讲规矩、成方圆”是纠正乱象、建立秩序的有效手段。

从2005年到2013年,专家的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演讲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有深度,既有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复兴、人文精神建构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艺术学科成为门类学科后谋篇布局的思考;既有对人才质量的衡量标准的斟酌,又有对人才成长个性和培养模式特色的总结;既有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艺术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各类艺术教育发展的格局性、类别化的定位,又有各类艺术院校在办学实践中的个性经验提炼与办学特色的倡导;既有共性原则的坚持,又有个性发展的空间。还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的跨界性、人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等,与学校办学的综合能力提高、艺术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的思路、艺术教育国际化环境的展望等联系在一起,成为经常出现、不断深入的话题。另外,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基础与大学艺术教育检讨,也常常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连举办8届的论坛,每届的主题各异又相互联系,贯穿的主线是办学发展,内容是艺术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切入点不一样,但内容不外乎两方面:对外,思考的是办学环境与发展政策;对内,就是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个性发展与质量内涵的问题,就是业界人士所说的“练内功”的问题。关于外部环境与教育政策,艺术办学者要保持“与时俱进”;对于“练内功”,就是要设计好课程、要监控好教学过程、要建设好专业、要发展好学科,只有这样,“内功”才落到办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上了。所以,学科建设应该牢记,“学科体系建设”应该有一个相关的、常常是相互依存、彼此支撑的学科群,要处理好“林”与“木”的关系;“学科规范制定”必须建立在学科内在特点的依据上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而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专业、专业结构、学科、学科体系的学科建设“学术逻辑”的确立是“专业学科建设”应该最先研究清楚的。这就需要高度的责任感、理性的判断力、神圣的事业观去面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

2013年9月28日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正是以艺术学科“练内功”的学科建设计划展示和广泛动员。艺术学门类五个一级学科和一个特殊学科的专业委员会群体亮相并阐释、说明工作思路,正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时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办学理性”找到了恰当的位置。正如我代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发言时所说:“中国艺术教育,走过了不短的发展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的今天,迎来了千帆竞发、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国办艺术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客观要求就是:应该建立秩序,必须规范行为。办学准入和监控质量的行政审批制度,应该逐渐向质量标准、规范内容的专业标准、行业规范转移,这是中国教育管理体系逐渐成熟的一个细节,但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细节。顶层设计不是仅仅靠行政审批而依靠专家制定标准去规范办学,何等明智!”“教育部借重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力量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背景来思考‘国家标准参考框架’,实在是明智之举。行业规范是最高规范,世界教育先进发达的地方,不会以官员意志否定专家思想、不会以机关经验替代行业标准。中国眼下建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正在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迈向这种办学,迈向分类、分层、分级指导的办学。”这是中国艺术教育史发展到今天,发展到文化自觉、教育自省的当口,发展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时期特别有意义而且将会影响深远的一瞬。

在论坛峰会的帷幕边诗意瞻望

在连续8届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提出的思考不少,但是实际解决的问题不多,因为问题探讨离现实解决还有距离。作为2006年以来7届论坛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我觉得,如何借助体制的力量,将艺术家教师和艺术家管理者的智慧和经验变为有力的国家教育体制机制的运行内容,指导中国的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这可以说是我的艺术教育的中国梦,也应该是一切有良知的艺术教育者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强大、民族富强的“强国梦”。而我们,从艺术教育的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重振雄风的复兴之梦、“强国梦”而努力。

中国艺术教育在今天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特色建设、个性发展,都是每个办学单位自己可以考虑的问题。但是,学科建设的质量标准内涵观测和专业规范,却是共同遵守的办学秩序所必须依据。所以,学科建设、专业规范、国家标准是办学基础,是中国艺术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这是艺术教育眼下和将来都要抓牢实的关键。

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助理、《艺术市场》杂志社社长代柳梅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闭幕式上总结说: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发起、全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积极响应的论坛,从海河之滨——天津师范大学的胜利启程,到滇池之畔——云南艺术学院的美丽相聚,到此时此刻,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回首过去6年,对艺术教育来讲,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令人欣喜的质变。而我们的高峰论坛活动,也记录了发生这些根本性变化的点滴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每一份努力和贡献,都是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的每一次热烈的掌声,都应该送给蒸蒸日上的中国艺术教育事业!

我们看到,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和艺术教育事业的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参加的院校和专家越来越多,论坛的成果越来越丰富,参加本届论坛的近200名来自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以及国外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分会场的讨论都有精彩的发言……这项活动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一大文化品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代柳梅的总结是客观的。她的总结,用来概括论坛创办以来的特点,也是合适的。

通过回溯2005年以来绵延8届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办会历程,我想强调,论坛像是为中国教育事业开示了一个特殊办学理念的风景区和生动的教育发展瞻望的观察口,为一直以来缺少关注、缺少投入、更缺少研究的中国艺术教育注入了一股充满了活力的风。参加论坛的人,都是全国著名专业艺术院校的掌门人或者综合大学、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的领跑者,所以,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谈锋犀利,学术严谨……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每一次论坛的议题,实际上都代表了中国艺术教育界所讨论问题的最高水准和所关注问题的最清晰的聚焦点。观察的广泛,思考的深入,分析的透彻,理论的创新,观点的前瞻,显示了参与论坛的各门各派“掌门人”各有路数、自成气象的特点。

中国艺术教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也是最值得辨伪、去粗、存真、取精的关键时期,论坛论剑,是一种荟萃思考的理性盛宴和释放愿望的理想狂欢!关心艺术教育的人,可以从论坛的热点议题中触探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和潮流流向。中国艺术与外国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古代艺术与现当代艺术、传统艺术与先锋艺术、学院派艺术与民间草根艺术、提纯的艺术与越界混搭的艺术、手工艺艺术与新兴媒体艺术、无功利的纯粹美学追求的艺术与应用艺术或者实用艺术……我们处在一个价值多元、乱花迷眼、路标丛立、选项繁杂的时代,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就被外在因素的投射和挤压而充满了变数甚至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稳住阵脚、冷静观察、理性思考、准确判断、从容应对。

我认为,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应该注意两个并重:一个是外国艺术教育内容要与中华民族艺术、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族群所构成的中国艺术教育内容并重;另一个是传统优势的审美艺术与在新生活内容需要中应运而生、因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而新兴崛起的应用艺术必须并重发展。明确说,就是中国艺术教育应该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当中积极主动地去调整正确的价值立足点和健康的文化姿态;中国艺术教育还要在原来的纯艺术象牙塔外,应和着生活需求建设起数量不小的应用艺术的工作坊。

中国未来的艺术教育发展,在这两个重大的转型问题上,有十分繁重的任务和特别艰巨的工作要去努力完成。艺术教育者应该自己积极行动,研究规律,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教育主管部门在决策、规划艺术教育的发展,检查、督促艺术教育的质量的时候,有据可依,才能走出现在艺术教育凭感觉、按经验、依惯例办学的尴尬状况。

我希望,已经成为品牌、影响越来越大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能够健康成长,越来越显现其在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当中的引领作用,理论研讨变为实践成果,也变成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进、调整和完善的决策依据而显现出中国艺术教育群体努力的有效性。

2011年云南艺术学院在承办第六届论坛的时候,因为活动是文化部主办的,而参加论坛的学校,又绝大多数是属于教育部、教育厅系列的单位,所以,筹办过程当中,总有一点“不顺”的感觉。中国的艺术教育究竟该由哪个部门管?办学者?还是用人单位?或是教育部?文化部职能主要不在艺术院校办学的管理,但是以极大的热情一直在支持论坛,在主办;而教育部是教育单位的最直接管理者,却一直只是以“参与者”的方式出现。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培养人才的部门和使用人才的部门——教育部与文化部有更好的协作方式呢?

这是诗意畅想。

应该强调,论坛的活动气脉,总体是“顺”的。众多艺术院校的管理者、掌门人共襄盛举,体现了坚持的力量,显示了团结的能量。一路走来,八年跋涉,八年风光!八年历程,八年壮美!

上一篇: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新疆高师声乐课程“三维”... 下一篇:基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岭南传统音乐学校传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