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抗癌八年不言败

时间:2022-06-21 07:56:39

单田芳:1935年11月出生,当代著名评书大师,从艺50多年,录制完成了100多部共1.5万余集的广播和电视评书,其中《隋唐演义》、《大明英烈》、《千古功臣张学良》等都家喻户晓。他凭借那一贯沙哑的声音以及一直都保持着健康、活跃的社会形象,被誉为“书坛常青藤”。

话说不够的老头儿

幽默的单老师调侃说自己是世界上说话最多但还说不够的老头儿。俗话讲,话过千言不损自伤,可单老师要把这句话改写成“话过千言气自强”。“我这一辈子说了上百部书,说的话实在是太多了,但我还是有劲头继续说。”除了喜欢说书,私下里,单老师还特别喜欢和亲朋好友聊天,而且天南地北地聊,“聊完了感觉全身都很舒服”。

也许正是因为单老师常年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地讲话,才练就了他不凡的气宇和良好的心肺功能。“这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中医上也讲,专注、适当地讲话可以帮人锻炼气力,调节脏腑运转并疏郁散滞。我见过好多老年朋友退休后话越来越少,越来越封闭,其实越到这个时候越要适当交流,与儿女谈谈心,跟老伙伴聊聊社会见闻等,都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

单老师不光嘴闲不住,记者发现,他在说话的时候手也闲不住,一直比画着。在单老师看来,说话时有意识地配合一些肢体动作,更使得老年人的大脑、四肢等身体各方面得以锻炼,从这方面来说,“聊天也是老年人很好的锻炼方式”。

抗癌八年的健康人

谁能想象,眼前这样一位讲起话来神采奕奕、底气十足的老人,是一位已有8年癌龄、胃只剩下1/3的癌症病人。谈起自己的病史,单老师一点也不避讳地说:“其实就到现在,儿女们也都没正式告诉过我得的是癌症,但我自己早就清楚病情,而且从来不像儿女们担心的那样被疾病影响了心理。”

也许因为早年经历过各种生活的磨难,单老师并没把这病当回事儿,而且这样的绝症对性格坚强的单老师也没构成什么威胁。

手术后不到三个月,单老师就跑到北京电视台录制节目了。术后,单老师的生活几乎没发生什么变化,就是学会了要更多地感觉自己的感觉,累了就歇,有精神就干,合理地调理自己。“其实治病就要先治心,心宽了,病自然就好了,心宽不怕房屋窄嘛。人老了自然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老年朋友们一定不能被疾病吓倒,更不能自己把自己吓倒,正确看待疾病才有可能战胜它,得病的人也能成为健康人。”

单老师几十年都是这样,早晨5点就起床,开始静思一天要做的事,然后读书、吃早点,接着要录两段40分钟的评书,而整个下午几乎都是外出参加活动。紧张忙碌的生活,让单老师也无暇思考该怎样安排锻炼,一切听从身体的自然召唤就形成了习惯。

在吃的方面也是这样,一切由感觉“安排”。“萝卜、白菜、土豆是我最爱吃的,炒、煮、拌、炖怎么吃都吃不腻。但我几乎隔几个月会犯次馋,就去吃一顿氽白肉。嘴上感觉没味了,就到外面吃一顿火锅。”单老师满足地向记者讲着。

爱看韩剧的时尚迷

单老师是个时尚迷,他喜欢看年轻人喜欢的电影、电视剧,而且看得比年轻人更认真。他要求自己对这些新鲜事物不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要想想其中流行的道理。

在他看来,接触新鲜事物是保持头脑活跃的工具,“因为人的脑子只有思考才能保持清醒和灵敏,老年人更应该勤用脑,多思考”。他喜欢唱臧天朔的《朋友》,“这首歌很真诚、很有感染力”;沉迷于写博客,“在博客中与网友交流感受,分享快乐”;经常关注韩剧和港台剧,这让他感觉耳目一新,还特别喜欢韩国演员张东健,“他的文雅举止和能说话的眼神都是演员功力深厚的体现”……

“多感受新鲜事物,不仅能很好地保持大脑活跃的状态,我还可以将这些流行的元素借鉴到我的评书艺术中来,了解大家现在都喜欢什么,我要怎么说大家才会更喜欢。”

单老师还有一个被“逼”出来的爱好――写字,他风趣地说:“因为总是有人想让我留下笔迹作为纪念,为了不至于太丢人,才被迫养成了练字的习惯。”但他笑谈自己的字体是“随性体”。“一把年纪了再拜师学字也没必要了,还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据《健康时报》

上一篇:一次性纸杯也能成为健康杀手 下一篇:全身按摩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