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后的回归

时间:2022-10-02 07:07:25

从省一级重点中学走进省属师范高校,身份角色产生了全新的变化。原先的教育实践者,转身成为理论研究者,讲座多了,课题多了,成果多了,然而与中学的距离愈行愈远了。八年了,从一名特、高级教师走向教授、硕导,就再也没有为中学生开设过一堂课。每当师范生、受训教师提出要我为他们开课的请求时,我总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推托,其实是心里有些发怵。因此,我经常用以自嘲的一句话是:只会吹牛,不会教书。我越来越感觉到曾经的江湖豪客如今已是“武功”全失,成为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2010年底,我申报的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获得圆满成功,其中我设计的角色互换这一全新的培训环节,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后,俨然成为浙江师范大学师资培训的一个重要品牌,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有人问我开展角色互换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既取决于个人角色转变的经历和体验,也源自我平日对教育的观察与思考。我感觉到各级各类大量的教师专业培训,基本上没有获得广大教师的真正认可,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培训者和受训者之间的严重疏离。例如,每次培训我所邀请的专家学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他们的理论学养、教育智慧深得学员的景仰与敬佩,其讲解有理论分析有案例阐述,可谓深入浅出,深受学员欢迎。然而,即便如此,学员仍然感觉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每次培训都有学员强烈要求我们的专家学者也能够为他们开设几堂公开课,我知道他们提出要求的潜台词:是骡是马需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因此,当国培计划实施后,我便动员学科里两位具有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其中郑逸农是特聘教授,童志斌是副教授职称的在读博士――到中学去开设公开课,为国培学员作示范。并与当地名师、国培学员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两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令国培学员大开眼界: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改革尝试,为我们的教师职后培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为我们创造互动型培训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得知浙江省教研室将召开语文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研修活动,我便与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胡勤联系,看能否来个“乾坤大挪移”,四堂公开课全部由我们学科组承担,而评课任务则完全交由一线教师。胡老师听了我的设想后,大呼好主意,欣然同意合作。我们各自向领导作了汇报,立刻获得批准。更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学科组的老师除一位因身体欠佳无法应战外,其余三位爽快答应,特别是副教授王国均博士,从来没有为高中生开过课,坦言心中没底,压力很大,但愿为浙江语文教育的新突破奉献自己的“处女作”。

尽管八年前,我还是一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也曾南征北战,开设过多堂公开课,但八年的荒废,让我感觉到自己重归中学队伍,已然是个新兵,几乎找不到一点临战的经验与感觉。经过协商,我的课被放到了最后,我唯一的想法是万一我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到活动的整体效果。当前面三位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获得中学一线名师的好评后,我舒了一口气:无论我教得如何,本次活动的目的基本已经实现,价值基本得以体现。因此,我没有了任何的杂念,只想着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到教学流程中,只想着如何为听课教师奉献能够体现个人执教理念的完整课堂。放松的心态,使我的课堂教学轻松有趣了许多,我觉得自己已经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学生开始因陌生而紧张的心情,似乎也很快为我的激情与幽默所消融,在阵阵的笑声中,进入到我营造的艺术氛围中。尽管这堂因为受大量组织工作牵扯而未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常态课,出现了不少漏洞,但我感觉这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课,因为它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艺术化语文、互动作文、课堂创新和文感教学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的尝试,它不是经典课堂,却具有可供解剖玩味的“经典”价值。后来浙师大校报记者孙竹告诉我,她在我结束教学后拉住了一个学生,问他们听课的感受,学生认为和自己语文教师上课的风格大不相同,自己的老师上课比较四平八稳,而蔡老师的课是激情澎湃的,他们感觉非常新鲜,并且很受激励。

八年后的回归,我收获良多。也许是因为这八年的“远离”,才让我有了清楚认识自己教学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而这八年的学习研究,更使我的教学摆脱了经验的束缚,多了点学理性的成份。我在与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先生的QQ聊天中,谈了我自己对本次公开课的认识:“与以前的我相比,我觉得少了点匠气,多了点大气;少了点精致,多了点质朴;少了点做作,多了点智慧;少了点逻辑,多了点艺术;少了点模式化,多了点创新性。不是说现在的我比过去的我强,而是说现在的我有了新的变化。让我感受到自己面对师范生,面对受训教师有了点底气,我会告诉他们:课并不只有一种教法。”我还谈到:“为组织这次活动,耗尽心血,自己的课却没来得及精雕细刻。甚至PPT在上讲台前一分钟还在修改。不像以前开课,起码得做足一个星期的功课,写出详案,逐句演练,计算时间,基本上都要反复试讲,努力做到滴水不漏。我想这也是多数教师怕开公开课的原因――不死也丢几层皮。但这一回我实在是没有时间精力来如此精心准备,怀着忐忑和豁出去之心走上讲台,却收到了无心插柳的良好效果。课的漏洞很多,但我觉得这反而显出更为真实的自我。我的课昭示教师:公开课应该当作常态课上,常态课需要当作公开课教。让语文课更自然些,哪怕失态;更智慧些,哪怕不合规矩。”凌校长不断发来笑脸,给予肯定鼓励。

活动结束,尘埃落定,一切复归平静,我也美美地补了一觉。醒来以后,我向胡老师和凌校长谈了我的最新设想:我们浙师大学科组和省市语文教研员组成一个教学讲师团,走进浙江教育界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的中学教师都能感受到角色互换带来的魅力,推动浙派语文的全新发展;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举办一次大规模的江浙语文教学对话活动,浙江的专家学者、一线名师与江苏的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分别同课异构,多角色互换,全方位互动,以此推动两省教育教学大交流,促进中国语文教学的新发展。两位老师觉得我有点理想主义,但都表示会全力支持,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梦想总会有成真的一天!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21004)

上一篇:理念决定效果 下一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