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行心中

时间:2022-10-08 07:36:28

暑假我担任特岗教师招聘的评委。一男孩抽到的内容是《大道之行也》。在说到课堂导入的时候,他说:“我会采用提问法导入,提问学生,你对现实社会满意吗……”

我隐约感觉他内心对这个社会可能是有些“看法”的。在评委提问的环节里,我问他:“刚才你在说课环节里说会以‘你对现实社会满意吗’导入,现在我想请问你同样的问题并请说说为什么。”他语无伦次地回答:“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个社会很不满意。为什么那些当官的几乎个个是大肚子?公交车上看不到小孩给老人让座……”顿了一会,他又补充,“来长沙我还是看到有人让座……很多老人家没人养,总之有很多不满意……”

他除了“我对这个社会很不满意”这一句说得斩钉截铁之外,其余不多的话吞吞吐吐且断断续续。在他的这份坦诚与大胆里,在他吞吐断续乃至前后矛盾自我否定的话语里,我猜,也许他的不满更多的是来自道听途说的“现实”,他自身并未遭受多少“劫难”,但他又似乎有着过分的“清醒”,他会在学生面前怎样传达他的这份“清醒”呢?于是我追问:“当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跟你的回答基本雷同或完全相反时,你会作怎样的引导或回答呢?”他支支吾吾,怵在那里,良久。

在这段沉默的时空里,我想对这个男孩说,鲁迅先生在去世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里面有一个故事:一个冬天的早晨,他碰见一个天真热情的小女孩向他募捐。先生非常清楚当时小女孩辛苦募捐来的钱绝对到不了灾民(那年头水灾、旱灾不断)的手里。在鲁迅先生看来,小女孩募捐一事是毫无意义的。但是,鲁迅先生没有这么说。他拿了一大把钱给小女孩,并对小女孩说,你做的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鲁迅先生在生存的困境与言说的困境面前,敢于正视周围的现实与环境,因而让人觉得“我要骗人”的鲁迅比说真话的鲁迅更可敬。

我还想对这个男孩说,安徒生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残酷、冷漠与歧视,但是我们从他的童话里读到的是这个世界的美丽,是他对世界的无比的热爱。他把人世间可能想象出来的美好事物留给了这个世界,留给了属于现在和未来的人们。

我也想问他,《新少林寺》看过没有?那个骄横跋扈,视平民如草芥,结果被副官曹蛮出卖,以致家破人亡的军阀少帅侯杰,在大彻大悟之后终于明白:曹蛮是我一手把他培养出来的,我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教给了他,他这个人完全是我教坏的。我有责任帮助他彻底悔悟,迷途知返。在少林寺,侯杰几次对曹蛮舍命相救,最后付出生命的代价,终于使曹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面对这个他多年视为兄弟却对他恩将仇报的家伙,如果侯杰还是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侯杰,如果他的心中没有生长慈悲情怀,他怎有力量大义救人?正所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啊。

是啊,在视老师为神明,视老师的话为圭臬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面前,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老师的言说怎么可以不慎重?

在那样的场合,我不可能长篇大论,我微笑着说:“你不敢快意地言说,似乎感觉到了自己面临着言说的某种困境。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与你分享:如果面对的是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心灵,请尽可能帮助他画上最美的图画;如果是已长有杂草的粗糙的心灵,也请尽可能播下爱和美的种子,使其心灵生长出美德的庄稼,以驱除其心灵上的杂草。当然,作为老师,自我内心需要蕴藏着爱与美的宝藏,需要保持优雅的内心,铸炼健全的人格。因为,大道之行,首先行于心中。”(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上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教 下一篇:词语教学之“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