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感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08 07:24:58

浅析语感教学之我见

【摘要】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话题。本文就主要从阅读的角度来探讨语感的特征及实施策略。试图摸索出一些培养语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感;阅读教学;感悟

Language teaching I see

Bai Hao-li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continuously thorough, people more and more the concern topic“ language teaching”.This text main from the reading of angle to study language of characteristic and implement strategy.Try to grope for a some practical viable teaching method of development languag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

【Key words】Language;Reading teaching;Feeling

语感是进行言语活动的前提条件。我们在进行阅读时,都必须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作为基础,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一种语言活动。在高考答题时,在150分钟内要完成18开的试卷4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语感能力的参与是不行的。能得到120分的学生一定具有较强的语感。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提高阅读成绩的关键。

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这些能力离开了语感能力的参与是不行的。刚才提到了,在高考中获得120分的学生语感能力较强,而能得到130分的学生语感能力一定是特别强。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它的水平决定了语文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试的分数。

还有,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能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语感进行参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及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以语感为基础。语文能力是一种多层的复杂系统,包括语言能力、语感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语感能力是一种最基础的能力,因为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是语言习得与言语经验运用的结果。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的语感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以下几条途径,现提出来与同人切磋,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1. 加强朗读训练

读是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语文,但是写起文章来却语句不通,读起书来结结巴巴,公众场合讲个话就手心冒汗。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讲解没能注重朗读。如果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去接触文中那些生疏的合乎规则的语言,在对语言的规律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就能基本形成语感。可见,朗读对于语感的形成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语气轻重等,如儿化音,一般有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迭音词,借音节的重叠以表示加强以及宁静、悠长的语气,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诵读是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感受语言内涵和文章韵味,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功能来体会语言的优美。除了技巧上要注重,还应强调情感的投入,声情并茂地朗读尤为重要,在诵读中要大力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更要与作者心灵相通,在深切地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言语感受。

总之,只要重视朗读训练,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重视背诵效果

积累是培养语感的首要任务。“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这是在量上所做的要求,有了量的保证,才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而背诵是积累的主要途径,所以,新时期的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对背诵的要求。

这种背诵不同于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贴近作品,使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自读课文和课外读本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背诵得多,谁有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也可以进行当堂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使学生熟悉文言词句的表达习惯,真切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将语言材料转化成自身的文学素养。

当然,背诵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还要将储备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材料最终运用于言语实际,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所以,我们在背诵时也应该有一定的选择,这样也能提高背诵的实用性。 

3. 加强理性分析

语感虽然是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但它也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敏锐的语感是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过程,它建立在对日常的语言现象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词语的感彩,表达效果,文章句式结构,风格特色应进行理性分析,让语感的理性更强,便于掌握。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如小孩子学说话,大人们并没有教给他们任何语法知识、用语规则,小孩完全是依靠听、模仿学会的说话。这是单纯的通过言语实践而形成的,是低层次的语感,高层次的语感能力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理性地指导。

对于文章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要对语言文字有所发现、领悟。这就是说,在文中,哪些语一言运用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同的文章,应区别对待,有的只要心领神会,有的则需要简单说明。而有些能凸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旨,具有重要的语感作用,则需仔细揣摩,透彻分析,准确把握。

4. 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语感属于心理学所定义的直觉思维,它是指不经过分析程序,直接得出某种判断的心理过程。所以,语感与直觉思维紧密相联,相关直觉思维的训练对于语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必须加强直觉思维的训练,使瞬间的“感悟”负载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为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产生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

古人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对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要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对于作品给人留下的阅读、思考、想象的“空白”,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和再创造,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及言外之意。要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成“内心视象”,帮助语感的形成。

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与语言有关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是分不开的。而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从不自觉地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地掌握语言尤为重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就是要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神妙,把握语言的理趣,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对怎样培养语感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尽管有人认为语感教学难以操作,但我认为,正因为语感是一种内潜的心智,难以把握,所以它还有很多规律未被人们所认识。这就更需要教师的高素养,努力去寻求新的突破,让语感为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毕养赛、钱威《现代语文教学论稿》,杭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 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3] 权曙明《阅读教学的观察与思考》,《语文学习》1996年第6期。

[4]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5] 吕叔湘《学习语法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6]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 276页、37页、268页。

上一篇:浅析《呼兰河传》看其审美感知 下一篇:“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