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07-13 08:42:08

浅析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之我见

摘要: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效;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19-01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1.注重加强学生实验策略

1.1 注重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实验初期,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理论,参加培训,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思想。要求每位教师确立为“学”而“教”的思想,教师要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

1.2 注重英语自主阅读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集体讨论决定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2)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厂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2.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2.1 专心上课。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2.2 勤记笔记。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和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2.3 坚持每天阅读英文读物。要学好外语,阅读非常重要。经常进行英文阅读,既能满足高中阶段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要求,又能增强英语语感。因此,建议每天坚持阅读英语书刊半个小时。现在可供高中生阅读的英语素材很多,如:《二十一世纪》、《疯狂英语》及《书虫》系列等。对没有英文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刚开始时可能感觉比较吃力,慢慢就会适应了。阅读时不要过分专注英文语言本身,可以像读武侠小说一样看内容情节。 对实在不懂得地方,也不妨“不求甚解”,关键是要培养语感,长期坚持。

2.4 参与视频系列英语教材的学习。目前,市场上视频的系列英语教材很多,并且绝大部分都适合高中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这类教材往往将英语学习融于日常生活中,既有趣又实用。通过这一方式学习英语,能开阔视野,丰富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环境的想象力。在提升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性与参与性。

3.创设交流环境,鼓励学生对话

隐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学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一种语言化、符号化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告知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应单单从书本上习得,还要注重从交流中与信息资源中学习。通过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表达的显性知识,使隐性知识彼此共享,实现知识的创新。真诚的自由对话便成为开发此类资源的重要方式。学生的自我对话是显性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写日记、观察、倾听等方式外化本身的隐性知识。教师要经常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比如现在红遍大江南北的小沈阳,大家熟悉的韩寒、周杰伦等等,鼓励学生用英文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地分析自己所使用的隐性知识,特别是那些隐性的认识模式,从而提高对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的能力。

4.要深入解读课改精神

4.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者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反映了人们认识的上升,即把“教谁(Whom)”的问题看作教学的首位。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能正确对待英语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4.2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应试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在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进行使用而教学。

上一篇:浅谈有效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 下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