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质量目标

时间:2022-10-08 04:16:50

浅谈如何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质量目标

[摘 要] 通过对项目施工内容的理解简单阐述项目现场组织机构和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以及如何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及控制。

[关键词] 质量职责;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交付;运行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24-2

项目承接后首先选择专业对口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起着承接公司与项目部的联系人作用,首先公司层面也得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配合,譬如公司物资供应部门、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质量监管部门、财务部门等等都需要公司进行协调。

然后以项目经理为首组建项目管理班子,项目总工、质检负责人、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各施工专业队长各司其职,部署落实分解责任目标。

一、怎么建立好的班子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一)明确各部门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

(1)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全面负责,为项目的质量第一负责人。

(2)授权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督促、检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使其独立行使质量检验的职权,保证其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预、正确行使鉴别、把关、报告的职能。

2.项目总工程师

(1)对工程技术和质量负直接责任。组织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工作。

(2)组织对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讨论分析,并在技术上作出结论,负责项目部的质量检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内部审核、计量、标准化等工作。

(3)监督项目各管理部门实施质量职责,并进行考核。

3.技术质量部门

(1)技术管理负责人

(a)负责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解决施工中技术难题,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卡,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负责工序控制,划分特殊和一般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对自行编制或审批的重大安装、拉运、吊装方案措施负直接技术质量责任。

(b)协助处理重大质量事故,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其实施。

(2)质量管理负责人

(a)制订质量检验计划,对项目实施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记录、分析并督促整改。

(b)组织开展工程创优,QC小组等质量活动,负责标准化、计量管理,保证在工程中使用合格合法计量器具,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c)质量奖罚权

4.生产施工部门

(1)施工负责人

(a)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执行质量的过程控制,严格按“三检测”进行施工。指挥工人按设计图纸、规范,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b)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2)材料管理员

(a)对项目承担的采购质量负责。对工程原材料、零部件,组织验收试验、妥善储存。对业主提供的物资组织验收并妥善储存。

(b)负责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信誉、资质文件的收集整理存档,为选择分供方提供依据。

(二)根据要求明确责任人组建管理团队

适合的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项目班子是能否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与控制的关键因素,项目经理是关键人物不但要懂专业懂技术、更要懂得如何协调各项工作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好的项目管理班子如何运行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在进入施工阶段前期,需要了解掌握项目所在地的各种施工要素,在项目所在地的相关手续的报备、与城管环卫、质检安监的报备、电力系统的报备。组织进行施工图的优化和深化,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质量方案文件。

具体到施工工程如何达到质量目标,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过程的控制执行来确保

(一)合同评审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投标阶段至合同正式签订前的合同评审。预算成本负责组织实施合同正式签订后的合同评审。

1.评审方式

将合同文件分发给技术、质量、成本、采购等业务部门或人员,召开评审会,做好会议记录,限期收集评审信息,形成汇总资料。

2.评审内容

(1)正确理解合同条款的要求,保证最终对合同规定的理解达到一致,并将要求正确转化为文件,以做出满足规定要求的承诺。

(2)与投标文件不符的任何要求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文件和资料控制

1.文件和资料控制范围

对图纸、技术资料、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购加工文件、材料检验资料、质量计划、工艺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均进行控制。

2.文件和资料的标识

在文件封面的醒目位置打印顺序编号及“有效”“作废”等字样,且相应作好记录。

3.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1)文件的管理实行归口管理,如质量文件由技术质量部门负责。资料文件的发放作好记录,保证与质量有关的各岗位人员都得到并使用有效文件。

(2)向第三方质量监督部门提供所要求的各种资料。

(三)材料采购

1.自购产品

(1)生产施工部门负责项目购买范围内器材、物资的采购工作,坚决贯彻向合格的分供方采购产品的采购方针。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

(2)针对质保能力、资质、信誉进行调查,确定合格分供方,建立档案。

(3)制订运输和装卸方案,保证材料、设备装卸运输的安全、及时、经济,防止其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损坏。

(4)根据施工技术文件和相关标准,对到货进行检查验收。有复验要求的材料要进行复验。

(5)委派专人保管,建立仓储等临时设施,妥善保管材料、设备及技术质量文件。

2.业主提供的材料

(1)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设备,协助业主验收妥善保管,并进行标识、维护和储存。

(2)对业主提供的物资,制定专放区,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上报业主或监理,采取处理措施。

(四)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进货的标识

(1)货物到达现场临时贮存地时,按管理制度进行标识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内容。对生产厂家的原标识、认真维护,防止丢失或损坏。

(2)经检验、试验或验证属不合格品的物资,标识出“不合格”字样,隔离存放。

2.对于不便在实物上进行标识的,采取记录表格图样等方式进行标识。对所有的标识做好记录,且记录内容与标识内容应一致,实现标识的可追溯性。

(五)工序控制

1.技术质量部门负责编制工序控制计划,划分施工工序。明确特殊工序、一般工序,设置质量管理点,并对特殊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卡)指导施工。并在施工前进行工序能力分析,配备适宜的人员、设备,并做好鉴定记录。

2.特殊工序的施工,必须邀请监理旁站方可施工。如果要求必须有监理旁站才能施工的其它工序,由施工队技术员负责通知现场监理。

3.每道工序的技术、质量资料与施工同步,如需业主或监理签证认可的,施工队技术员及时送交签章。

4.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在自检、互检、专检合格基础上报监理认可后方可转序交接,并建立健全工序交接记录。

5.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当隐蔽工程进行施工时,由技术人员书面通知业主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六)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1.生产施工部门根据所购物资的搬运、贮存、包装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对已经完成的易损、易腐蚀等工序采取防护措施。

2.成品、半成品的交付,必须进行验收,双方签字后方可拉运到现场。

3.工程交付,试运投产并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甲方代表在工程验交单上签字,对未尽事宜,双方协商提出遗留问题和处理意见。

(七)检验和试验

1.执行合同规定的相关标准,验评定表、质量报表、自检互检记录、台帐等,必须齐全、准确、清晰。

2.分项工程检验

分项工程在班组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分项工程技术员主持,施工班组长、质检人员参加,按质量验评标准逐项检验,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复查核定。

3.分部工程检验

分部工程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参加;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复查核定。

4.单位工程检验

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参加,检验结果由监理复查核定。

(八)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技术质量部门负责统计并列出用于工程及原材料质量检验、测量和试验的设备(仪器)包括工(卡)具清单,制订检定计划、管理办法等文件,并监督其实施。以保证检测、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2.使用计量器具的施工队,负责按检定计划实施计量器具的检定。

3.工程中使用样板、卡具、夹具等,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进行检测和控制。

4.检验、测量和试验仪器计量器具必须设置表明其标准状态的标牌或识别记录,以显示正常状态。

5.保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保证在搬运和贮存期间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九)纠正和预防措施

1.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范围

(1)解决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第三方审核时发现的不合格。

(2)为消除工程不合格、甲方或监理反馈意见,修订质量体系、生产工艺、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2.技术质量部门负责调查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对所有施工全过程的操作、记录、审核报告、甲方或监理反馈意见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查明不合格品或工序质量问题的潜在原因,并向责任部门通报。

3.技术质量部门负责跟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保证纠正措施得以实施且有效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要保存实施纠正措施所作的记录,技术质量部门用以评价措施或程序的有效性。

(十)质量记录

1.为持续的质量改进提供必要的评测和反馈依据,与质量相关各责任部门都必须提供完善的质量记录。

2.不论是施工过程还是对质量体系活动的记录都应清楚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3.当某一结果或者质量活动被记录后,应由主管人员签字,并注明日期。

4.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根据有关标准或业主要求确定。

(十一)回访保修服务

1.工程验交后的保修期内,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队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工程质量回访服务,认真做好保修服务工作。

2.对回访中业主提出的问题,现场核对并做好记录,制订方案措施,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整改。

参考文献:

[1]梁月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与发展,2010,(5).

[2]吴小莎.机电工程专业[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3]邱敏. 试论施工项目质里管理的创新[J].浙江建筑,2007,(01).

作者简介:杨新华(1971-),男,汉族,江苏溧阳人,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余热发电。

上一篇:德国制造业百年长青的基因密码 下一篇:临洮县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教育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