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生:信息的层级化传播

时间:2022-10-08 02:49:12

【前言】报纸新生:信息的层级化传播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报纸层级化传播的含义 “层级化”本是通讯协定层级的架构概念。为降低网路系统设计时的困难度,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系统细分为数个子系统分别来设计。笔者抓取概念的核心――“将复杂的系统分为数个子系统来设计以降低难度”,移植到报纸的信息传播中来,即报纸将...

报纸新生:信息的层级化传播

摘要:为适应新技术环境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改善厚报给读者带来的信息焦虑,报纸在信息呈现方式上突破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从平铺直叙、机械式堆砌转向更有效地、更艺术的方式。将已成型的新闻文本进行解构、重组,设置多个信息层级,形成层层深入、由信息主干到细枝末节、由重点信息到次重点信息或延伸性信息呈现模式,同时层级化使版面设计、文章样式更多样,起到了美化版面的作用。因此,报纸信息层级化能极大的提高易读性和悦读性,为报纸注入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报纸;信息;层级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058-03

一切有大量手工因素的作品,永远带着经典的魅力。比起新媒体,报纸蕴含更多“人”的因素,如纸质的接触感等,如排版各种信息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汇集起来,构筑了人们了解和感知世界的通道,这种组合的艺术品每一页都富含版面设计和信息构造艺术。报纸虽然被新媒体挤兑,但仍暗涌着生命力。

我国报纸过去长期注重宣传教育功能,商品属性萎靡,产品包装环节长期断裂,很少考虑图文信息传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1世纪以来,先进的排版和平面设计技术为丰富版面提供了可能,加上西方报纸设计的影响,以及厚报时代读者对信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呼唤,要求报纸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使信息更顺畅、更有效率地到达读者,即高质量地呈现人们欲知而未知的信息。这些要求体现在传播层次上,是多层级的、立体化的而非线性的传播模式,体现在视觉设计策略上,就是要简洁明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清新易读[1]。几十年来我国报纸的版面改变很大,相应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借鉴网络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安排新闻成为主流,从单纯的线性阅读模式转向辐射性、多维性、发散性和多层级的模式,适应了现代阅读习惯,是报纸的破冰之旅。

一、报纸层级化传播的含义

“层级化”本是通讯协定层级的架构概念。为降低网路系统设计时的困难度,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系统细分为数个子系统分别来设计。笔者抓取概念的核心――“将复杂的系统分为数个子系统来设计以降低难度”,移植到报纸的信息传播中来,即报纸将庞杂的信息根据重要程度或特定受众群的兴趣爱好,通过版面设计和分叠模式等手段,设置为多个信息层级,层层深入,不断拓展和细化,对读者起到有效的提示、指引和帮助阅读的作用。

报纸层级化实质上是对新闻文本的先解构和重组。解构主义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具有固定的意义,要寻找意义,就必须将其拆散,寻找意义产生的条件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与技巧”[2]。解构主义将“文本拆散为碎片,意义在解构的动态过程中再生成”[2]。因此被解构的文本必然呈现信息碎片化特征。超链接将信息碎片按一定主题,以逻辑或非逻辑的方式重新组织、归聚和集成起来。报纸效仿网络的超链接方式,抽取记者已经完成的新闻文本,将其拆分、解构成信息碎片,通过标题、导读(包括文字导读和图片导读)、关键词、提示等报纸的“超链接”形式,串联起信息碎片,形成新的更有机的信息架构。

从“层级化”的原始概念可见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其操作手段是通过“总分”的思维方式。类似的,报纸的信息层级化设计,同样是为降低阅报的难度。报纸多层级传播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让读者一层层进入到越来越细节、角度越来越广的信息环境中,如同一棵大树,由树木的主干往上走,越往上分枝就越多,分枝上又有许多树叶,主干――枝干――树叶,这是一条渐次细微、次要、琐碎的信息路线,信息量由少到多、重要程度由重到轻,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设计,人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实现报纸的有效阅读。

二、产生的原因

厚报解决了报纸新闻与资讯的丰富性和可读性问题,但在易读性和便利性上则有所欠缺。报纸天生的优势不在信息海量,生搬硬套地追求新媒体的优势,反而会“东施效颦”。在信息量陡增的情况下,为了增强提示和引导,报纸呼唤易读的传播形式。

新技术环境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和思维的习惯。网络阅读基于电子超文本的技术手段,“采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状态,就像一个全息的、多维的、多重时空的交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一份文本转到另一份文本时……以超级链接的形式进行交互式的查阅,对文本进行独特的非线性的重新组合”[3],而纸质文本是“页与页之间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预先设计和组装好,是固化的、线性的,阅读时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行乃至逐字依次通读”[3]。现代人逐渐形成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碎片化的、不连贯的思维,而报纸是线性思维习惯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要适应现代受众就不得不与时俱进,探索新的信息呈现方式。

网络超链接“形成了碎片化、多层级与主动性和交互式的阅读路径”[4],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兴趣点,不同的超链接对读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也不一样,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阅读路径,给读者提供了阅读的选择权、主动权和控制权。报纸的多层级传播是对网络超链接的信息组织方式的借鉴。网络拉取式的主动、交互式、多层级的阅读方式在报纸的层级化中得到体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阅读的需求。

三、多层级传播的类型

(一)报纸整体的层级化:封面内页

国内厚报一般分“内外”两部分。“外”是指刊有报头、刊号的报纸头版、封面,被称为报纸的“脸面”,“内”是指除了封面之外的各内页,刊登具体的新闻内容。一份报纸形成由外到内的层级化传播,是通过导读版的设立和分叠的出版模式这两个手段实现的。

厚报时代,报纸导读版应运而生,借鉴网络的超链接方式,提炼或概括出当天最重要、最值得推介的信息,形成标题导读、提要导读、图文导读以及新闻目录、索引等各种各样的导读形式,汇集在专门的版面上(通常是第一版),并标示出具体新闻内容在报纸中的版次位置,以引导阅读和提升阅读兴趣。导读版像一个缓冲装置,先导后读,读者能够先“浅尝”后“品味”,先接触经过提炼的主干信息或亮点信息,再进入详细的原文深读,“试吃”之后不感兴趣可以浅尝辄止。导读版为报纸形成由略到详,由主干信息到细节信息,由重点信息到边缘信息的发散阅读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报纸整体的多层级传播披荆斩棘,以便形成内外呼应,详略得当,轻重有度的信息格局。

报纸分叠,货架式地将信息分门别类,使得报纸结构合理、内容框架清晰。如果说导读版为报纸层级化提供了指引读者进入的窗口,那么分叠则为报纸这个信息库设置了不同的通道。

我国报纸率先试水分叠模式的是《南方都市报》,现在该报固定为“封面+主页+叠”的形式。封面以浓墨重彩的大标题和巨幅图片吸引眼球,另辟若干“主页”容纳导读,同时不少叠又有自己的封面、主页和内页,形成叠中有叠的格局。

《广州日报》在国内首开导读版先河,其“导读与索引版”并不与头版重合,试行时即没有被当做报纸本身的一部分,像超市的导购宣传单一样,以“赠阅”形式附送给读者,其A叠的要闻版保留报头,后来才以封面的形式固定存在。此举获得成功之后各报纷纷效仿,大多是将原来传统头版直接改良为追求视觉冲击和起引导作用的导读版。也有一些标新立异的导读设计,如《南都》封面版主要承担吸引眼球,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任务,一般刊登巨幅的图片,使用粗重的标题,第二版则是社论版,到第三、四版才是导读版的载体――被称为“主页”。《深圳特区报》也有自己的特色,导读与评论各占半壁江山,左右平分第二版,但头版仍保持了不完全导读版的形态,既有完整的新闻稿,也有少量导读。各报导读版的设计和分叠模式不同,使得它们即使报道同题新闻,也会生产出差别很大的新闻产品。

上一篇:荦荦大端 彰显殊异 下一篇:基于STSF模型的公益组织网络传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