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奎恩《由欲望而生》

时间:2022-10-08 02:16:23

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Quinn)致力于通过雕塑、绘画等形式探索艺术与科学、人类身体与美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包括传统与非传统在内的材料被其广泛地应用于创作之中。无论作品的构成抑或外观,均体现出物质性在马克・奎恩作品中的核心位置。2013年11月8日至2014年1月4日,艺术家的最新个展在香港白立方画廊举办。在这个名为《由欲望而生》(Held・by・Desire)的展览中,马克・奎恩试图通过作品展现“欲望”是如何塑造宇宙,并影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探究艺术、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界限,艺术家为观者展现了那些原始而神秘的元素,从而令我们对周遭的世界进行重新的审视。

马克・奎恩对3D扫描打印技术的应用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展览同名的作品《由欲望而生》是艺术家以一颗拥有250年树龄的盆景树为原型的创作。奎恩以中国传统的铜漆为材料,通过3D扫描打印技术对这棵约1米高的盆景树进行复制。在艺术家看来,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这棵中国杜松原本可以在野外环境中生长至5米高,盆景恰是“人类控制自然欲望的展现”。但他同时指出,“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终将落空。”另一件作品《生命的建筑》则以同样的3D扫描打印技术呈现了一个被放大了的扶轮螺贝壳铜雕。如果说贝壳外部的条纹代表了时间的洗礼,那么经细致打磨而显现出光亮表面的贝壳内部则仿佛暗示了新事物的生成。通过展现这只无脊椎生物的复杂形态,艺术家也为我们提出了种种值得思考的问题:“艺术总是人工创作的吗?还是说艺术本身一直都存在,只是等待人类去发现”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雕刻的诞生》是一件以粉红色玛瑙石雕刻而成的巨型西班牙塞拉诺火腿雕塑。这件作品的灵感正是源自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的“肉形石”。奎恩先是在肉上雕出作品的形态,而后以玛瑙石的材质呈现。在这件作品中,奎恩将我们对食物的欲望与对艺术的欲望结合,似乎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两种欲望是同时生成,抑或是从一种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在《隐形欲望》、《过去、现在、未来》等其它展出的作品中,均展现了艺术家对“由欲望而生”这一展览主题的思索。(编辑:王薇)

上一篇:现代医院病房楼设计发展趋势探析 下一篇:《蓝精灵之歌》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