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08 12:24:17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摘要:学校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就知识而教学,而是除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生活方面,“书呆子”终究会被社会淘汰。然而,由于独生子女的广泛出现,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现在很多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严重。“读史明智”,作为历史教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发挥历史故事的英雄事迹,以历史故事来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责任意识 培养

前言

责任意识淡漠是现在不少学生的缺点之一。学生的责任意识淡漠表现为:重个人权利轻个人责任;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对金钱的崇拜,轻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责任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淡漠呢?这是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有家庭、有学校、有社会方面的。有句话对联说得好,学生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责任是做人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尽义务、负责任的一部延展史。因此,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渗透,将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变得尤为重要。以下对高中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行探索:

一、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作为教育者,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学生总是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老师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老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线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在学生面前做一个模范作用,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高中学生受过一定阶段的教育了,作为青少年的他们,总是很容易受很多东西的影响,因此,就应该好好发挥一线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为国家、社会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人才。

二、全面认识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有些学生对责任的认识不够准确或者全面,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知道责任始于生而终于死,涵盖了人们生命历程的全部,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承担的责任会有所不同,但每个阶段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们不能因此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同时,承担责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也有好处,而不承担责任则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都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从而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责任意识。

三、老师通过情感调动责任意识

情感教育的实质内容,就是教师通过自身富有特殊情感的言语及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对于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问题加以解释,从而保证学生在知识传送过程中,能够更多的了解知识周边信息,增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教学过程中,情感调动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通过情感来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情,更是能够直接的引导学生增进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教师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重点从课内知识点出发,以点带面,充分挖掘课本内蕴含的责任意识思想,利用直接的画面表达形式,不断的强化学生的自主思维养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基本的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以树立正面光辉的英雄形象为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在讲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相关历史内容,可以展示部分日本侵华罪证,让同学直观的认识到曾经的屈辱历史,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情绪,在形成高尚的责任感的同时,还要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待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外交政策加以讲解。

四、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可以在历史情景的讲授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在讲鸦片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按照笔者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各派所处的情境,要求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群众的身份,也可以以一个林则徐的身份,还可以以英国侵略者的身份,还可以以道光皇帝的身份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学生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五、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保护环境等,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对集体和国家的爱心和自然感。在学校充分利用班团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团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队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很多东西,只学而没有付诸行动,学生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责任意识的真正含义的,历史课里,有很多历史人物爱家、爱国,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社会,强烈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推广,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活动,将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责任意识的理解。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历史事实看到其内涵,从而领悟历史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这样就会收到好的育人效果。责任是为人的根基,纵观历史,人类学习历史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尽义务负责任高中是学生们树立自己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们进行责任意识的渗透,将我们的高中生培养成敢于担当责任的新时代的新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琦河.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2]、张 涛.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分析,新课程学习,2011,(12);

[3]、白新欢. 教育改革中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精神,现代大学教育,2007,(3);

[4]、黎 璎.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探究,现代阅读,2012,(2)

[5]、田俊英. 论中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与培养,长治学院学报,2008,(4).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耐久跑训练之我见 下一篇:让课堂在有效提问中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