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环境的情感性处理

时间:2022-05-15 06:55:29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和环境的情感性处理

摘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这是情感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教学的内容、组织、环境、学习评价;本文重点从课堂教学组织和环境两个方面谈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处理。

关键词:体育课堂 环境 情感处理

一、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情感性处理

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包括: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规模的选择,即选择集体教学、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等;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安排。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教学组织形式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以往的体育教学来看,均存在不少的弊端,即一方面:教学中只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氛围单调沉闷,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组织程序过于程式化、机械化,完全排除了情感因素的参与,以为只要照搬成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程序步骤,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师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动机、愿望等心向。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情感性处理是从情感维度着眼,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组织形式能为教学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作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人员的组合形式不以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为分组标准,而是在个性互补、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分组,具体表现为:能力分组、兴趣分组、友伴分组等;另一方面,从课堂教学的心理组织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主要用来传达教学内容的信息,而对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的感染多由教师的表情来承担,因而,我们通过教师的面部、言语和动作表情等“无声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创设有利于情感教育的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围绕教学活动而存在的各种因素。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

1、优化体育教学物质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①精心选择、规划体育活动场地

气候、温度、光线、声音、气味、色彩,这些物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活动,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场地、广阔的空间,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学习认真、精力集中,较快地掌握动作,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让学生在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卫生情况较差的场地上学习,就会使学生精神涣散,降低教学效果。

体育课前,体育教师要充分做好场地的准备。通过巡视,精心设计、合理布局。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强的凝集(聚)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将学生聚合在一起,使他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产生安逸愉。

②巧妙选择、组合体育活动器材

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设施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发)展,而且还以自身的外部特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如体育器材布置错落有致、整洁有序,则给学生一种愉快、轻松的感觉。教师充分备课,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刺激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积极反应,对学习情绪、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体育的心理教学环境是由课堂各种人文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①竞争与合作协同发展

竞争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必不可少的方式。在体育学习中,通过比赛、评比等竞争性的方式,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课堂学习的效果将起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竞争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引起学生的焦虑等,因此,在强调学生学习中竞争的同时,必须强调同学间的合作,让学生真正明白竞争与合作是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学习中的竞争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竞争与合作中优化学生个体之间、班级之间、群体之间的人际环境,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②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质的差异,很容易形成特定的心理场,体育素质弱的学生容易自卑自弃。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结果的公众效应,很多对体育学习会产生畏惧心理。作为体育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的具体性和特殊性,通过对学生发展潜能的肯定和发掘,尤其要把握对其不断进步充满期待,营造充满自信、追求成功的心理氛围。在对学生的期待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设计的育人环境,它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形成一种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教育资源,导引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许彦杰.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大众,2009(07)

[2]李雪.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郑小翔.论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4]张凡修.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09(14)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