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10-08 10:49:50

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停车管理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重点分析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的影响因素,希望从这些因素中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城市交通;停车管理;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交通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车辆的停放渐渐成为困扰城市交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在大城市中,商业区、娱乐区、人口密集地带的车辆停放问题亟待解决。停车场作为整个城市停车系统的基本单位,是连接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的桥梁,如果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选择不当,当车辆从静止到汇入动态交通或者从道路上驶入停车场时,会干扰路段交通流的正常行驶流线。如果进出停车场的车辆与附近通行的车流形成冲突点,则会影响车流运行效率,从而造成附近交通情况的恶化。因此合理设置停车场出入口位置,是保证车流畅通,减少拥堵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停车场规划,发挥停车场的调控作用,对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布局,调节道路交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停车场的设计与规划以及停车场的交通影响方面,安实从静态交通管理机构、公共停车场建设投资模式、停车诱导管理系统实施、路边停车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机制。熊娟,陈峻通过调查停车场出入口与主路衔接处的交通情况,分析车辆进出停车场引起的主路车辆延误。贾凡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中的停车场供需失衡的情况,在已有的关于停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停车场交通影响研究,总结了进行停车场交通影响评价的方法。陈峻,王炜运用排队论方法进行了停车场入口道长度的设计,设计了停车场出入通组织方式,进行停车场出口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计算方

法研究和评价分析。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对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做了如下规定:

(1)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设置右转出入车道;

(2)出入口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应在50m以外;

(3)少于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以上规范对停车场的限定性位置做出了一些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出入口位置方面仅仅考虑了不同等级的道路上是否应设置出入口;对于停车场出入口与交叉口的间距规定过于死板,没有考虑不同道路等级和行车速度的影响;对停车场出入口车道数与车道长度规定没有考虑不同停车场高峰小时驶入驶出率的影响。国内外对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的实证分析研究比较少,对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不充分。本文首先根据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原理,归纳停车场出入口设计的影响因素;其次对小衔桥下停车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最后通过对案例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午平峰时主路车辆受干扰比例下降了11。8%,机非冲突得到了缓解,通行能力提高了77。8%。

2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影响因素

停车场的设置对动态交通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车辆进入停车场地的便利性,二是停车场出口的设置对相关路段上交通流的影响程度。不同的停车场规模、不同的车辆驶入(驶出)率、不同周边道路交通流条件对出入口设计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合理的停车场出入口组织不仅可以为出入停车场的车辆提供高效服务,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车辆驶入(驶出)时对相关道路的干扰,提高通行能力。下面分别从入口道设计和出口道设计的影响因素考虑停车场出入口设计对交通流的影响。

21停车场入口道设计影响因素

停车场入口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停车场车辆驶入率。

如果停车场车辆驶入流量较大,会造成车辆占用机动车道排队等待,对路段上动态交通流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停车场入口道宜设置在交通量不大或能提供足够容纳入口排队车辆的车道上,避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2)入口道长度。

入口道长度不足会引起入口处车辆的排队,干扰停车场外路段上车辆通行,同时影响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如果入口道设计过长,则既占用土地又浪费资源。如地下停车场从入口到停车位有较长的距离,可以充分利用,为车辆驶入停车场提供较充足的空间,减少排队长度。

(3)路外停车场的类型。

从停车场的建造类型分析,地下停车场从入口到停车位有较长的距离,可以为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排队提供较为充分的驶入空间。立体停车库由于其空间特性,内部的入口道不可能设计过长,车辆的驶入和排队通常是依靠停车场外的连接道路实现,因此其入口应设置在通行能力不大的道路上或是与主干道有一定距离的支路上。

22停车场出口道设计影响因素

停车场出口道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与停车场出口道连接道路的等级、停车场泊位规模、高峰小时驶出率以及出口处动态交通流量的组织状况。

(1)出口道连接道路等级。

相关规范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快速路两侧不能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主干路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次干路和支路允许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不同的道路等级决定了出入口是否能够与之连接及其连接方式。

(2)停车泊位容量。

该因素主要影响停车场出入口的数量。通常泊位规模越大,由此产生的停车需求就越大,出入停车场的车辆也越多,因此需要设置较多的出口满足车辆进出需求。

(3)车辆高峰小时的驶出率。

停车场具有的泊位容量决定了高峰小时最大停车数量以及高峰小时停车的疏散速度。停车场规模的设置不合理,不但可能导致出口处车辆的拥塞,干扰路上车辆通行,还会因为疏散时间过长而影响停车场的服务水平,降低停车场使用效率。因此出入口位置和数量需要满足高峰小时交通量疏散的要求。

本文针对停车场出入口设置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小街桥下的停车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并对改善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停车设施的出入口是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衔接的关键环节.停车场出入口设置的主要影

响因素包括与停车场出口道连接道路的等级、停车场泊位规模、高峰小时驶出率以及出入口处动态交通流量的组织状况。

[1]张泉,黄富民,曹国华,等.城市停车设施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张秀媛,董苏华.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安实,王健.停车需求预测与管理[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3):212-216.

[4]熊娟,陈峻,张辉.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接驳处交通调查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

[5]陈峻,王炜.城市道路外停车场出入通组织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00-103.

[6]贾凡.城市停车场规划及交通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09.

上一篇:通过皇家极地海洋世界项目论述建筑师在全程化... 下一篇:外包工程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