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合作的研究

时间:2022-10-08 10:16:20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合作的研究

【摘 要】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本文主要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师生互动是当前课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创造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在新课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互动过程。因此,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因素促成的。但主要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导演”,互动效果的好坏,就是教师的“导演”是否成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应采取哪些有效策略呢?笔者认为:

1、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提高师生互动意识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而后形成关于教学的观念和信念。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在过去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自主探索、团队学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过程的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特个性、思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更应提高师生互动意识,使学生充分吸收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并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性。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点,以便老师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或进行辅导,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知识互动、人格互动、情感互动。

2、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构建互动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共享知识、人生价值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具有可探索性、有趣味、激发学生思维的数学互动情景,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了解数学抽象化世界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及其全方面能力更好发展的目的。

2.2.平等对待互动对象,构成有效互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所用教材,将层次不一的题材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给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并且要多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感、有所获。同时,教师还应平等对待互动过程中的每一位学生,使课堂教学互动的主体保持一定的平衡,营造宽容和谐的互动氛围,引导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互动成为全体成员、全过程参与并且行之有效的互动。

2.3.注重互动深度,加强互动效果

教学互动的深度最初开始于师生表层人格的互动,而后进入常规且高质量知识的交流,由此引感的共鸣,由浅及深进一步发展,达到更深层次的人格互动,这种螺旋式的互动沟通过程更加强了师生间互动的效果与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数学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不同,组织学生发问、讨论、实践操作、总结,重视数学知识层面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还应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与学生思维产生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关注全体学生,提升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所以教师应该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有效互动。

4、完善学生数学合作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合作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应视差异为常事,不能苛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同样程度的成功。不能急于给学生个体下结论,应着眼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挖掘其潜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合作中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姿态,关注其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纵向、横向比较。把评价的自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的精神,使他们学会自我调控合作的过程。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努力熟悉和掌握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把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只重认知学习转变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中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上一篇:Cache与内存地址映像的教学探讨 下一篇:关注学困生,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