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08 10:13:19

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 ICU综合征;预防;护理干预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既是疾病本身的床表现,也可能是疾病发展变化的先兆症状,可导致患者延迟康复,住院天数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影响疾病的预后[2]。ICU是集中为各科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的治疗单位,虽佣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但至少有50%清醒患者在ICU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为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本科自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对进入ICU的清醒或全麻术后清醒患者从第1天开始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外,还进行的针对性地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住院清醒患者138例,男92例,女46例,年龄18~104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呼吸衰竭18例,心衰10例,心肌梗塞22例,颅脑外伤16例,胸腹大手术后27例,复合伤9例,颈腰椎全麻术后36例,监护时间2~28 d,平均12 d,出现精神症状有1例,占本组的0.73 %,1例患者既往无精神障碍病史,经过相关检查及精神科医生会诊,考虑为ICU综合征。

1.2 ICU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①谵妄状态:是本征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明显下降;②思维障碍:既可通过语言,又可通过行为表现的出现;③情感障碍:少数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欣快症,多数患者表现 为情感抑郁;④行为动作障碍、行为动作失常:如乱喊乱叫,撕衣毁物,打骂人等;⑤智力障碍:老年人在ICU监护发生的痴呆属于智能障碍;⑥其他表现: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

2 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

2.1 患者因素 老年人,男性,尤其是对疾病认识不足及性格内向的男性老年患者易发生。

2.2 既往病史 有过精神病,潜在性精神病精神失常的、有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有过安眠药中毒或长期对某种药物依赖的,在接受ICU监护时容易发生本征。

2.3 手术因素 脑手术、开胸手术、手术时间过长等,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可诱发。

2.4 环境因素 ICU环境与ICU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ICU是特殊区域与外界隔离,限制探视,由于疾病及身上留置管道过多,限制活动以及由于医务人员,忙于各种抢救与患者沟通缺乏,24 h听到各种监护仪的报警声等都加重了清醒患者的恐惧感,易导致本征发生。

2.5 药物及体液 如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不齐,当静脉滴注速度达到4 mg/min时,大部份患者可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1],本征还与血中电解质失衡有关,可直接或间接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3 预防护理

3.1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3],护士在术前应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介绍ICU环境,必要时让患者接触病房,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使患者事先有良好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4]。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患者,术前让患者熟悉一下有关的护理人员,使患者对理人员产生依赖感,对紧急进入ICU患者做好紧急的抢救后,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说明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关减轻心理负担,术后允许家属探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分离的恐惧[1]。

3.2 严密观察病情、早发现早处理 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要善于发现精神障碍的先兆,严密观察药物治疗效果,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预防褥疮及肺部、泌尿系的感染;夜间注意观察意识障碍与正常睡眠的区别,加强巡视,善于观察和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不失治疗良机,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3.3 改善监护环境 保持ICU的病房清洁整齐,避免杂乱无章,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尽量减少电话、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报警的噪音,适当播放轻音乐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综合征的出现[5],在为患者护理操作时随时给患者遮挡,避免暴露患者隐私,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床与床间用布帘相隔中,在抢救时做到忙而有序。

3.4 注重患者舒适护理 术后54%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92%患者迫切需要术后镇痛[6],术后遵医嘱予镇痛药自控静脉镇痛(PCIA),使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感到安全,减少了焦虑,增加满意度。进入ICU后的清醒患者在不影响病情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卧位需要,必要时予翻身、按摩,减少患者不适、烦躁。同时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由于全麻术后为防止各种管道被患者拔除,对危重患者限制活动的措施被称为保护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存在不自觉的伤害,其结果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及其他相关的复杂变化[7],对于精神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8]。

3.5 保障患者休息医疗保护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加强治疗护理的计划性,以便多留些时间让患者休息。夜间巡视送药时应尽量减少语言的干扰,使患者保持安定的心境入睡。鼓励患者白天少睡,夜间减少灯光,减低嗓音,以助患者入睡,对疼痛的患者必要时予止痛,对有失眠和紧张不安的患者给予镇静剂或安眠药,以保证充足睡眠。

3.6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者雅各布森和精神病学家沃尔普[9]认为,肌肉放松可以对抗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情绪的目的,ICU患者病情较重,当其身体状况允许时,鼓励协助患者床上料理个人生活(如吃饭、洗漱、活动肢体等),摆脱患者认为是重病患者身份的心理,使肌肉和心理的放松状态抑制焦虑情绪的发生,也减轻了ICU综合征的发生。

3.7 做好呼吸机撤机护理 由于麻醉、术后支持及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维持生命的患者,对呼吸机易产生心理上的依赖,一旦撤机时,患者往往会感觉不适,加重心理负担,情绪紧张而导致ICU综合征的发生,因此我们在撤机前教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10],耐心讲解撤机的必要性,如易造成感染、延长住院天数、增加住院费用等,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撤机成功率。

3.8 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本科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床边护理与监护,护理人员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保持与患者密切接触,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非语言交流,必要时予触摸交流,消除没有亲人陪伴而产生的孤独和寂寞感。家属是患者医治疾病的主要精神支柱,每天16:00~17:00为家属探视时间,满足亲情需要,同时向家属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并予以尊重。

3.9 重视多元文化护理 针对患者不同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需求,医护人员尽量营造一个和谐、适应的治疗、休息环境,在思想上重视患者的个体存在,加强相应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给予精神上及心灵上的寄托,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效地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红,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罗红.术后ICU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5):30-31.

[3] 陈玉红.ICU综合征的心理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6):20-21.

[4] 史.ICU患者心理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324-325.

[5]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音乐疗法.国外护理学分册,2004,16(3):103.

[6] 张代玲.患者自控止痛泵术后镇痛的护理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3,22(2):51-53.

[7] 李书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带约束措施.实用护理杂志,2002,21(11):520.

[8] 金奕,杨英兰.肝移植患者术后监护期间精神状态异常的观察与护理8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23.

[9] 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5-300.

[10] 董瑛,周蓉,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停机时的护理干预.家庭护士,2007,2(5):35.

上一篇:77例母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