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08 08:08:4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 要】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本文从巧抓课堂随机事件、巧用课堂动态生成、构建课堂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下面我就如何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巧抓随机事件

布卢姆也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师生发一个闪烁、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反而成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1.点石成金

在教学《时、分、秒》时,上课铃声响起。突然,一名学生举手要接家长送来的小闹钟。全班骚动。“你去吧”。教师说完,有了好主意:“小朋友,请你们看着墙上的钟表算一算,他用了多少时间?”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汇报他所用的时间,结果不统一。师:“你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呢?你们想交流吗?”在学生交流中相机教学新知……

案例中的随机事件,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但教师并没有责怪,而是别具匠心地过滤其消极影响,提炼其有用的成分,进行剪切和放大,粘贴到知识场,借题发挥,转化为一首美妙的“插曲”,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

2.顺水推舟

在教学《角的认识》,教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他们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

本案例中的随机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师就乘机顺势而下,用学生所想所做组织下一环节。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了“东风”,教师就应迎“风”而上。“乘风破浪会有时”,此“时”就是学生一些随机事件形成的教学资源。

3.见风转舵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在进行一番知识的铺垫后问:“老师手里有个神奇盒子,你们随意抽一个球老师闭着眼睛都能猜出它的颜色……”老师正想按部就班的揭题时,突然一名学生说:“我知道,盒子里全都是白色的球。”这时教师笑眯眯地问:“是吗,我们来抽抽看?”教师顺势而下地问,“我们再打开盒子看看。”教师随手边拍手赞同边提问:“你们猜的得太棒了,那如果再放入两个红球,结果会怎样呢?”该生摇摇头,教师鼓励道:“不要紧,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动手试一试。”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教师没有陷入“尴尬”,而能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真正溶于互动的课堂中,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让课堂教学中的“小冲突”转变成“锦上添花”。

二、巧用动态生成

1.捕捉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提炼等方法,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一是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选择。“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优选的标准:一要有利于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二要符合数学学科学习的规律;三要符合数学教材、学生和生活实际。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二是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如在《可能性》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一题:“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怎么设计抽奖?如果你是超市老板又要怎样设计抽奖?”我通过对学生引导,让学生想象、猜想,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提炼。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如让学生当众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探索方法以及经验和体会,然后再让全体同学也亲身经历一番他的发现过程,从而获得各自的体验。

2.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3.利用错误信息,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的错误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通过学生的错误,教师不但可以发现学生所学知识的不足,还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针对课堂交流中生成的这些错误,教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教学除法竖式计算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道练习题:856÷7,这时,一位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答案18,教师并不立即给予表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寻找错误的原因:“那么这道题应该怎么改?”这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活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身边的社会与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往往是模糊的,不太清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模糊的感知性知识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

三、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每一节数学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程序。教师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课堂教学预留“弹性时空”。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这样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

上一篇: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