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处于震荡触底过程

时间:2022-10-08 06:41:26

中国经济处于震荡触底过程

下半年触底企稳的态势将逐渐明显。 近年来就业形势大体稳定城镇新增

就业水平并未随经济增速换档而下降。

2015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初现趋稳态势,可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又有小幅回落。从需求增长态势分析看,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震荡触底过程中,下半年触底企稳的态势将逐渐明显。

消费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0.5%,较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0.4%,较上半年又降低0.1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小幅下降,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变化的影响。其实,剔除这一因素,居民消费增长持续保持平稳,即使将汽车市场的波动包括在内,消费增长的稳定性仍比较突出。

消费的平稳增长,与确保基本民生稳定的努力密切相关。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落实,加之服务业发展平稳,创业型就业增加等客观因素支持,近年来就业形势大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水平并未随经济增速换档而下降。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调查失业率5.1%,就业形势大体平稳。这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平稳增长,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可比价格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为消费的平稳增长带来基础性支持。

尽管大城市堵车、建房用地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汽车市场和住房市场发展,对消费增长也产生一定影响,但基于13.6亿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各项消费活动保持平稳,这就必然形成消费平稳增长的格局,从市场需求方面对生活资料生产形成有力支撑。目前消费已成为稳增长的基础性支持。事实证明,在经济转型的复杂形势下,抓住保障基本民生这个龙头,对于实现中高水平的合理增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投资增长将由落转稳。2013年以来,受房地产转型调整、房地产投资大幅回落的影响,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但近期投资增速下降幅度已收窄。这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好转,资金流逐步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趋向改善的影响。

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2%,上半年同比增长3.9%,1?7月份同比增长6.1%,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态势非常明显;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的推进,城市群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等,预计会逐步扩大房地产业发展的空间;大城市综合规划工作加强,地下管网设施改造力度加大等,将使大城市拿地难问题逐步缓解。

综合看来,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趋势会进一步减缓,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趋向加强。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政府公共职能加强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一带一路大格局奠基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增加;政府在相关资金方面做出的综合性安排。

另外,随着过剩产能调整和市场需求趋稳,订单水平、开工率水平趋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会稳中趋升,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稳。由此可见,未来投资增长将由落转稳。

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仍较多,但企稳态势已现。今年以来,出口增长总体处于波动下行态势,7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3%,较6月份下降11.1个百分点,是影响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

未来,预计出口增长总体将趋稳。目前美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恢复态势仍较明显。在实体经济的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的支持下,其货币金融系统对政府扶助的依赖度会降低。不过,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引起世界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国际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其进一步调整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经济恢复的进程。

此外,欧洲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存在很大分化,欧债欧元体系仍面临较多风险。但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制造业恢复,已显现积极势头。当然,希腊债务问题还潜伏着较多风险,不少欧洲国家经济尚处在艰难调整过程中。同时,日本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明显减弱,日本经济恢复势头减缓。

综合研判,世界经济仍处于调整恢复期,但积极因素明显增加。尽管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存在较大不稳定性,可考虑到世界经济总体走势和国内稳出口政策效果的显现,我国未来的出口增长有望转向平稳。

总体看来,我国市场需求企稳的走势已经显现。在就业形势与收入增长平稳的支持下,未来消费会继续平稳增长,投资增长将由落转稳,出口增长总体趋稳。在此基础上,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将略高于7%,经济增速换档有望在今年基本触底。

上一篇:新能源政策:或许管多了 下一篇:医疗O2O的那些致命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