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源头治腐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08 06:26:50

摘要:公共权力过于集中既扩展了滋生腐败的空间,又弱化了监督机制的效能。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规范用权行为,强化国责监管。提升监督主体管理地位,完善预防和惩治体系,建立公平的激励与惩戒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发生的根本保证和有效建径。

关键词: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治病;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9-8631(2010)05-0038-02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建成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的反腐倡廉体系,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践证明,加强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形成切实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做好源头治腐的根本途径,依靠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制度来解决腐败问题已成为一条重要经验。

一、创新企业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用权行为

我国自1993年起开展反腐败斗争至今已有18个年头,但腐败案件仍然居高不下。笔者认为最源头的问题是行政管理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过于集中既扩展了滋生腐败的空间,又弱化了监督机制的效能。从而使不正之风虽然被屡屡治理,腐败分子被大批惩处,而腐败问题仍不断大量滋生,蔓延不绝。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做到标本兼治,就必须深化改革,培植和完善新的体制和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一)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权力高度集中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内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基础上的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已经多年,形式上基本是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权分立,但实质上多数企业并没有能够发挥作用,多数企业依然是权力高度集中,甚至有些企业在权力分配上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究其原因,多数决策者主观上不愿意自身的权力被监督制约。要解决这种现状,作为国资监管部门,就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强制性地权力分配制约规定,改变现存的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还是监督者的权力格局,分解权力运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二)大力培育职业人力资源市场,引入市场人才竞争机制

企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从事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一切资源都具有“市场”的特征,包括人力资源。要逐步改变国有企业由上级政府监管部门诃派经营管理者的现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引人人才流动、有序竞争的机制。要大力推行企业的总经理直接由董事会面向市场招聘,实行所有者与经营者主体分离。从根本上解决权力分解运行制约机制的内动力问题,形成各级管理人员均通过市场选拔的用人机制。树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正常人才流动理念,增强了人们为珍惜岗位而遵纪守法、勤勉敬业的自觉性。

(三)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预防权力不当运行

企业的重大事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问题,要实行凡涉及到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运作等事项。都要经过可行性论证,经过领导班子充分酝酿和讨论,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要倡导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避免引导性意见左右集体决策,更不能搞个人说了算。通过建立决策程序和集体决策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预防不当用权造成的企业损失和腐败问题。

(四)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制度,提升职I监督地位

随着全民个人财富积累的不断增加,实行国有企业部分股权出让给职工的条件基本成熟,可尝试将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按照优惠于市场的价格出让给职工,使职工具有劳动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实现职工劳动力投入与资本投入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切度和管理的参与度,“提升”职工在企业的地位,形成内部的监督机制,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完善。

(五)改革监督职能部门管理体系。“提升”监督主体地位

实施监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件:一是异体监督组织:二是具备能足以制衡被监督主体的权力。现实中,一是存在同级职能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在监督关系上主客颠倒的状况,造成了对同级不敢监督、不主动监督的现象严重;二是存在着“一把手”权大位重,不受制约,监督缺位的现象,正是这种无人监督的职能缺位。使多少“一把手”经受不住诱惑,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在理顺监督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上,应逐步探索实行派出机制,在纵向上,同级监督部门由上一级按系统管理,便于对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进行监督;在横向上,授权纪委对同级各监督部门实施统一组织领导,把党内的纪律检查、决策层的监事会、管理层的行政监察、经济上的审计监督组成有机整体,形成监督合力,赋予监督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的不协调现象。

二、完善“社会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惩防体系

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渠道的监督体制,发挥各个渠道具有各自特点的监督作用,完善反腐倡廉综合治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具有国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反腐倡廉自律机制、防范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组织要适应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积极探索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分设,党委书记一般不要兼任总经理;落实纪委书记进同级党委领导班子的规定,使其参与同级党组织的决策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二)强化国资监管,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能

积极探索对国有企业经常性巡视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不断改进国资监管的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经常地针对企业的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供应、对外投资效果和企业法律担保等重大事项开展专项检查;要发挥派出监事会的作用,经常性地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检查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情况,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三)强化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通过工会组织建立起横向到位、纵向到底的职工群众监督网络。坚持厂务公开,坚持民主评议。坚持企业重大事项报(二)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违法违纪成本

一是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企业领导人员因违法违规等人为因素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坚决追究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二是规范国企领导人员从业行为。积极实行从业准人资格制度,确保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三是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惩国企中的腐败分子;纠正有案不查、压案、托案等现象。建立查办案件责任制,建立举报和办案奖励机制。四是通过行政处分、经济处罚和资格处罚,用物质的力量打击腐败者的贪占欲。剥夺腐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格,使企业各级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因畏惧高额腐败成本而不敢腐败。

总之。健全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是一项十分急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发生的根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上一篇: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之我见 下一篇:保证输变电工程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可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