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洲》的编辑和“名牌版面”意识

时间:2022-10-08 05:46:20

《河之洲》的编辑和“名牌版面”意识

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过去那种传统的“以记者为中心”的新闻观,似乎正在向“以编辑为中心”的新闻观演进。如果说一条新闻的质量和价值取决于记者的话,那么一家媒体的质量和价值则主要取决于编辑。报纸作为平面媒体,“出镜”的不是编辑的形象,而是编辑精心组织打造的版面。《大河报》创办9年来,其优秀的文化品牌形象得以树立,关键在于它以新闻为切入口经营缔构了一个宏大的中原文化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不仅得力于它“采编一体化的机制”,更决胜于它的极富创新意识、努力打造“名牌版面”的大河编辑理念。

大河报在创刊之初,就提出了一个口号:“报成气候人成才”,着力培养名编辑名记者是大河报成功的一个重要战略,这也是许多大河报编辑、记者努力的方向。9年来,大河报与时俱进,多次改版,但始终都是围绕创建名牌版面大做文章。很多编辑都在根据自己的版性,努力寻找自己的独特风格。我仅以《河之洲》版为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从一个侧面探索一下大河报“名牌版面”的成长历程。

《河之洲》版是大河报从创刊之初到今天依然健在的最长寿的“专版”之一。1995年,《大河报》创刊之初,那时还叫《大河文化报》,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创业年代,在那座难忘的二层小楼,副刊部同仁为了推出高品位的副刊版费尽心血。这个阳春白雪的文化副刊版取个什么名字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绞尽脑汁,当时的副刊部主任杨长春最后拍板:就叫“河之洲”吧!只有这么风雅的名字才配得上“大河文化报”。那时的《大河文化报》每天只有8个版,一周共有40个版,可是仅《河之洲》每周就占3个版,可见那时高雅文化在大河报的分量。大河报在创刊之初,就把创名牌版面、弘扬和发展高雅文化当成了己任。

当时的编辑赵立功、金顺利是最早在《河之洲》追逐“窈窕淑女”的两位君子。万事开头难,编辑刚开始进行排版真是难于上青天。记得赵立功第一次排《河之洲》版时,因为技术上的问题,竟然急得眼角闪着泪光。那时候,我们当编辑的累了,铺张报纸躺在地上是常有的事儿。

排版难,苦战能过关,更大的难处在于如何为这个高品位的版面约到名家的稿子。当时的《大河文化报》在报界还是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更谈不上名气,编辑约稿是一大难题,光介绍《大河文化报》就磨破了嘴皮,碰钉子是常事儿。四位老总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文化资源帮刚上任的编辑出主意、约稿,部主任杨长春更是把在河南日报文艺处的所有优势都发挥出来。善于“红袖添香夜打字”的刘文良,为了约到老作家钱谷融压箱底的稿子,竟然使用“苦肉计”,冒着倾盆大雨伫立老先生门前……正是由于编辑们的不懈努力,《河之洲》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家原创作品,异彩纷呈,经常被全国各大刊物转载,受到省内外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成为全国知名的高品位文化类专版。如果说,《河之洲》是大河报的名牌版面的话,那是因为报社总编辑、部门领导和各位同仁共同呕心沥血的结果,一直到今天,《大河报》发展壮大起来之后,注重打造名牌版面,传播高品位的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立报之本。

2001年年底报社再次进行改版时,当领导让我选择专版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河之洲》,因为我知道它的分量。赵立功、金顺利、刘文良等文化功底深厚的老编辑为它兢兢业业地奋斗过,推出过那么多名家的好稿子,这本身对编辑的业务水平就是一个检验。同时这个版以名家的杂文、散文和随笔为主,经常触及到很多社会敏感问题,这要求编辑不仅要有较高文化理论修养和文字功底,更要掌握好党的各项新闻出版纪律。要接这个版面,就要力求有所创新,继续拓宽“名牌版面”这条路子,这的确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河之洲》版当时办了7年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版面由于长时间变化较少,已经慢慢失去了创刊之初的活力;另一方面,7年来,社会大大进步了,读者的口味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编辑要努力创新,不断地战胜自己,才能使这个文学类的版面继续保持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内在的活力。同时,这个版的读者群是知识分子阶层,要办到较高的文化水准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多年的文化积累和大河报7年多的编辑经验给了我信心。为了选择适合写名家专栏的作家,我阅读了大量的书和杂志。一次次地打电话,跟专家、学者商谈,我几次到北京、上海等地约稿,了解当今主流文化发展状况,扩大作者队伍,同时,加强与省内作家和学者的联系,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大河报的周围。

经过不懈的努力,2003年4月份,终于推出了《河之洲・名家专栏》版,专门发表全国著名人文学者、作家的独家专栏文章,同时在版式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邓友梅、冯骥才、邵燕祥、二月河、张宇等名家的专栏一刊出,即在读者中获得一片好评。很多作家和学者都由衷地说:在许多报纸都在迎合市场和时尚的今天,高雅文化与文学类的版面日渐式微,只有大河报还在扛高雅文化的大旗。这不仅代表了一个名牌版面的风格,更代表了一份报纸的品位。

多年的大河报编辑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除了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外,更要有强烈的创名牌意识,要敢于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困难,更要善于与作者和读者沟通。编辑向名家约稿经常遇到各种困难,有的名家架子大,有的名家很挑剔,因而,学会与各种名家打交道是编辑必须练好的硬功夫。既要吸引名家,又不能迁就有问题的名家之作。这要求编辑既有远见和风度,尊重权威,又不盲目迷信权威,一切要围绕着版面来运作。与哪个方面的专家、学者谈话,我都要事前读透他的著作,甚至能对他的著作发表一些看法,这样就可以对等地谈,名家才会认真地为你准备成组的稿子。其实,很多老作家、老学者人品高尚,平易近人。张一弓、甘惜芬、邓友梅、白桦、邵燕祥、二月河、张宇等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有一次我到北京买了礼物专门去看望甘惜芬,并不是仅仅为了向这位年迈的老人约稿,而是去感谢他在《大河报》创办之初给我们写了那么多好文章,老人很感动,竟然专门让人在他家里为我做了一顿饭。有些中青年成名作家的稿子倒是不容易约,尤其是当今走红的人文学者,他们真是太忙了,极个别的甚至太不可一世了。有一次我在书上看到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很适合写专栏,想约他通俗经济学类的稿子,打电话从北京找到浙江,最后打到那位学者的家里,仍然没有找到,结果却遭到其夫人一口回绝,还追问我怎么知道她家电话的。面对这种无聊甚至神经兮兮的女人,我强压着怒火答道:“我是河南大河报的编辑,发现和找到优秀的作者是我们的职业要求和水准,你太多虑了。”这件事让我感到有伤自尊,我的朋友们多次安慰我:你想办好名牌版面,受这点气算不了什么。

悠悠我心,在河之洲。办《河之洲》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编辑的责任。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信息量的滚动是如此巨大,报纸要吸引读者的眼球,版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独家新闻、名牌版面和名牌栏目都要靠编辑去选择、组织和编排,而这一切,都要求编辑要树立强烈的创“名牌”意识,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的版面在这个厚报时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才不会被巨大的信息量所淹没。

上一篇:英雄形象传播的新趋势 下一篇:文不厌改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