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专业学生感恩教育探讨

时间:2022-10-08 04:32:07

高校护理专业学生感恩教育探讨

感恩是一种持续性的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并对他人予以回报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中,感恩倾向越高的人,越容易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更容易从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因此,在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培养良好的医德,树立奉献服务意识,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一、感恩与感恩教育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恩属于积极的人格特质,与人们的幸福体验密切相关。“感恩”既不同于表面意义上的“感谢”,也不同于“亏欠感”,而是在基于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之上所发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个体在意识到自己从社会或他人那里获得某种恩惠之后,从而有意识地对社会或他人持有积极的态度,并做出善举回馈社会,这是感恩从情绪转化为行为的一般过程。关于感恩的性质,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一种情绪体验或者心理状态,作者则倾向于以下观点:感恩是一种性格特质,是一种持续稳定的道德倾向,即“感恩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们和传递支持性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感恩能进一步增强施恩者在未来给受惠者以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由于有这些功能,感恩就成为建立信任型社会关系的美德”[1]。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通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恩、感恩等道德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树立感恩的情感认知和信念,并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如,近年来有的学校给学生布置为父母洗脚等特殊“家庭作业”,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作业”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树立孝心和感恩意识。

二、感恩教育是培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现实需要

1.感恩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培养

一方面,现阶段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校生大多都是“90后”“95后”,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和城镇家庭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相对稳定、物质富足、倍受关注的家庭环境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再加上“隔代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并不能够自主树立爱人、助人的奉献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目前我国社会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较为盛行,对当前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产生了较大的思想冲击。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十分必要。由于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专业从业者的道德水平、人格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有目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护理行业及这一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从而树立对他人感恩、对社会感恩的意识。感恩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日后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完善良好的人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2.感恩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

1974年,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新概念,用以描述助人行业(helpingprofessions)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2]。引发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对人的情绪、精力产生了超负荷的要求;个体在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积极认同;个体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之间落差较大。这些都容易诱发个体的倦怠心理,进而表现出离职意愿,严重者甚至引发心理或精神疾病。护理工作是典型的助人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过硬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极强的奉献精神。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护理行业面临着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的局面。多年来“重医轻护”的传统观念影响很深,很多护理人员面临着工作、社会和家庭的多种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很难胜任护理工作。感恩教育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社会、回馈他人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转化为工作的原动力,进而增强护理工作的效能感。

3.感恩教育有利于缓解不良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焦点。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其共同的目的是患者的康复。但是,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短缺、医疗管理体制和报销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医患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再加上少数媒体缺乏公正性、客观性的报道,“医闹”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更加剧了医患关系恶化。缓解不良的医患关系,除了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改革医疗事业管理体制、提高居民医疗保险水平等硬性措施以外,还需要医患之间培养感恩的意识。尤其是护理人员,面对患者要保持真诚、宽容的心态,用感恩的心态感受生活,并树立回馈病患、回报社会的意识。只有对生活、对工作、对患者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树立起职业责任感,激发自身的职业潜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积极探索与感恩意识培育相关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并未专门设置与感恩意识培养相关的课程。“感恩课应有别于一般的课程教学,感恩教育的养成性、实践性、体验性、效果隐型性等特点决定了感恩课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扬弃”[3]。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感恩课”,应与传统课堂教育形式有所区别。首先,应根据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特点,通过教师系统化、集中化的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形成感恩的信念。其次,可设置议题并引入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中来。如,教师可选取社会中的有关感恩与报恩等道德事件进行分析,并联系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热点事件,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树立感恩意识。

2.从实践层面上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形成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习需要知识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及院系应促进校园感恩氛围的形成,并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服务和日常保健知识讲座、照顾孤残老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发挥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特长,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形成感恩、助人的观念和意识。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医院实习。在医院实习期间,护理专业学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树立专业的护士形象;同时,学生们要在护理工作中积极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对患者、对同事、对他人都要怀有感恩之心。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不愿意从事本行业工作,教学医院应持续性地关注实习护士的心理动态和需求,积极组织业余活动,培育和树立道德模范,有意识地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医护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3.将感恩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医护人员的道德观念同职业素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医德的培养离不开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结合。针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应该将感恩教育与医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和职业道德的同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感恩社会,形成稳定的感恩人格。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专业工作岗位以后,感恩教育也必须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在工作中,年轻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薪资待遇、劳动强度、社会保障、职称晋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反映在护理工作中;因此,要经常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榜样示范、志愿活动、评优评先等手段促进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面对护理工作。

作者:刘昕昉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感恩教育引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下一篇: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