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建构与探讨

时间:2022-10-08 01:11:30

初中科学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建构与探讨

摘 要:本文基于对目前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现实教学存在问题和困境的分析,尝试结合网络教学手段构建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新模式,以期缩小现实实验教学效果与新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提高新课程改革实施效率。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 现实教学 科学实验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教学网络化的特点,本文从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初中科学实验效果与新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分析出发,建构了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并做出了问题探讨。[1]

二、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的问题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对于科学素养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表述,但是当将科学素养落实到科学实验课程中时,都比较一致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和基础知识,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实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与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1)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依然无法摆脱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情况,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2)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强调实验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实验的趣味,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课程实验目标之间的差距;3)现实实验教学由于受到学校教学经费的限制,部分学校出现实验课程不能正常开课的现象;4)实验课程课时、课堂容量的局限性使得现实实验教学无法更多地进行探究性实验。[2]

因此,本文尝试从改变教育教学内部组织和结构着手,提高教学效率来缩小现实实验教学效果与新课标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三、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层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科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层面,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实验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让学生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愉快地自主学习;正确认识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2.教学过程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预习模块、实验模块和评价模块。

2.1预习模块

预习是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预习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书本知识、网络信息、虚拟实验。

针对不同性质的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本或网络信息作为预习的参考材料。虚拟实验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点播室、虚拟实验信息栏。学生可以通过浏览虚拟实验信息栏了解教师的实验课程安排、最新的科技信息等,通过虚拟实验点播室自主选择各种实验视频或动画进行观看,再在虚拟实验室里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当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如果操作错误,计算机将提醒“操作错误”并模拟错误操作的结果,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认识到科学的严谨性;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则给予奖励,显示鼓励学生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虚拟实验阶段过后进入测试阶段,测试将结合游戏形式进行以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自身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虚拟实验”中的表现以及测试结果都将被计算机记录并储存在数据库中,成为日后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有效数据。

2.2 实验模块

实验模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实际操作、交流讨论、实验报告、提交新方案。首先,学生在通过测试阶段后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并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接着,针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通过网络论坛或电子邮件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学生书写电子实验报告,同时也可以将疑问写于报告之中,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教师。最后,学生可以根据对实验的讨论结果,向教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教师在阅读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进行再次实验。

2.3 评价模块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首先,通过每个学生在测试中的结果及在虚拟实验室的表现情况,教师可以很快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诊断,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预习阶段的一些评价数据,实际操作时的表现,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实验合作过程中的感受,网络论坛上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自己或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反思。 [4]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康长运.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2] 杨小微.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20-23.

[3] 房慧,张九洲.新课改的“四个问题”与“四个瓶颈”[J].教学与管理,2008,12:30-32.

[4] 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上一篇:液压缸试验台电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先学后教”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