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07 11:32:24

创业板IPO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1

摘 要 创业板具有高成长的特性,其IPO定价影响因素也呈现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原有的IPO定价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求IPO定价更能够反映公司未来成长性。分析创业板IPO定价影响因素,有利于合理确定发行价格,对完善创业板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业板 IPO定价 定价因素

一、创业板IPO特征及现状

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GEM)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与主板市场相对应,是专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证券交易市场。创业板的定位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偏好“两高”、“六新”企业,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根据目前创业板上市资源的情况来看,拟上市公司行业大量集中在这些行业领域,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创新。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主承销商主要使用主板市场的相对定价法,以未来年度的预期收益和相对市盈率水平拟定发行的参考价格区间。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中,机构主要到网下申购新股,只有报价高于最终定价的机构才有网下配售资格,获配价格以最终发行定价而非当初报价计算。这种实现刚性需求的所得报价主要体现短缺供求关系,必然大幅偏离市场价值。创业板“三高”发行导致市盈率偏离企业的真实估值水平,存在泡沫风险,可能会引起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不安,影响投资者对市场和企业的信心。

二、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其行业或产品具有的创新性,与传统企业价值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较少在意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而是更多地关注能够反映企业未来成长性的指标,关注企业所处的市场、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对影响创业板定价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准确合理的确定发行价格。

1.企业的成长性

创业板上市公司最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主要体现在所处产业是否前景光明,产品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是否具有不断革新延长其生命的能力。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标志是指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生产与销售业绩优良,盈利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潜力、人力资本力量、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和社会关系能力等方面。要实现企业稳定持续成长,除了要求具备核心竞争力和灵活应变的学习机制以外,还会受企业家综合素质,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企业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成长性直接影响企业IPO价格,成长性高的企业一般享有较高的IPO价格。

2.企业的经营能力

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反应,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企业生存之本。经营能力的强弱主要反应在企业的财务特性上。创业板上市公司,对经营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企业的众多的财务特性如盈利能力,股本规模,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都会影响IPO定价。

为分析这些因素对IPO定价的影响情况,我们对创业板首批上市28家新股的财务进行分析,选取以下因素: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收入年增长率,分析其对定价的影响。这四个指标涉及了公司的获利能力,成长能力,可以对公司的运营能力做出近似的度量。数据统一采用发行前一年完整会计年度报表数据。对公司行业分类,从公司分布较多的前2个行业(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数据进一步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同一行业中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与发行价格线性关系较强,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较大,其相应的发行价格较大,资产负债率和年收入增长率对发行价格的解释效果明显。可见在创业板定价中,更多是对实际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反应,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强,就拥有更高的IPO定价,因此正确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对合理确定IPO价格具有积极作用。

3.定价模型选择

创业板IPO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型,对其IPO价格也会有不同的影响。IPO定价一般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利用已有的模型,分析确定公司的价值,定量地得出新股发行的理论价格;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的需求状况,引入完善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发行机制确定最终的发行价格。传统股票定价模型包括:现金流量贴现法,相对股价评估方法,经济附加值模型,期权定价法, IPO多因素定价模型。不同的定价模型所包含的经济意义不一样,从而使得IPO价格也会不同。发行者确定IPO价格时,须以准确合理评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为基础,在满足上市公司的等发行者利益同时,也要综合衡量投资者利益。选择合适的IPO定价模型进行定价,让定价过程透明化,促进创业板市场稳定发展。

三、结论

我国创业板作为新兴市场,各方面机制发展都不完善,IPO定价行为也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特征,分析了创业板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创业板IPO定价需全面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并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经营能力,选择合理定价模型进行定价。定价过程应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完善定价因素的衡量,不断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娜.我国创业板IPO发行定价机制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周孝华,柏骥,吴江林.创业板高科技公司估值与定价.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

[3]朱和平.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Bill of Lading 下一篇:车险中电销业务的影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