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桥梁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07 09:53:51

现代桥梁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桥梁作为掌握我国经济的命脉,它的整体设计和具体的施工技术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实际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效果。本文就现代桥梁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介绍,最后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 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桥梁工程作为我国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其中当代桥梁又主要为公路和城市交通道路服务。施工控制主要就是对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进行分析和识别,并调整相应的参数,能够对未来的桥梁结构做出正确的预测。这是因为虽然是按着既定的目标施工的,但是实际上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既定目标的状态,仍会有出入的存在,所以会有误差,而施工控制正是为了解决误差而存在的。

一、现代桥梁施工的技术要点

(1)钻孔桩施工

本标段钻孔桩基础施工采用冲击钻成孔,吊车配合钻机安装钢筋笼,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搅拌输送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冲击钻机成孔:用冲击式装置或卷扬机提升钻头,冲击成孔。由泥浆悬浮钻渣,使钻头每次都能冲击到孔底新地层。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1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埋设护筒:

护筒用4~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400m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护筒的底部埋置在地下水位或河床以下1.5m,护筒顶高出地下水位1.5m~2.0m左右(同时高出地面0.5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

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允许大于1%,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或施工水位至少0.5m,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2)挖井基础

挖井基础适用于旱地少水且土质密实地层,对基坑中心线和方向、高程进行复核测量,采用人工分层开挖,每层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护壁钢筋混凝土,开挖到基底后,尽快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浇注基础混凝土,混凝土必须满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草袋覆盖洒水养护。

基坑开挖后尽快进行基础施工,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3)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对基坑中心线和方向、高程进行复核测量,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清底,开挖到基底后。尽快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浇注一层5cm厚砂浆垫层,绑扎钢筋,支立组合钢模板,检验合格后,浇注基础混凝土,嵌入基岩的混凝土必须满灌,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草袋覆盖洒水养护。

基坑开挖后尽快进行基础施工,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二、影响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

在实际的桥梁施工过程中,测量的数据几乎无法达到与设计一致的效果,总有误差的存在,所以在施工控制中尽量减少与理想效果的差别。影响桥梁施工控制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好坏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目标的实现,所以就要求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控制的要求,而且还要加入因为条件与理想的差异而带来的误差,特别在安装和制作构件过程中会引起误差,所以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控制。

(2)结构参数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所有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截面尺寸上的误差,在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中也允许存在范围内的误差,正是这些误差会造成桥梁在结构上的变形与破坏。

(3)温度的变化对于结构的变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温度又包括颇多,比如骤变温差、季节温差、日照温差等,因为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无法预测实际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在控制中都是比较难以考虑的。

(4)要在施工控制中算入实际的材料容重和设计值中存在的误差,特别是对于一些混凝土材料,因为材料容重是引起结构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钢筋含量和不同的集料对能够影响材料容重,所以需要通过施工控制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三、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措施

为保证桥梁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刚度与结构几何变形、变位等要求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检测方法如下:

(1)承台

对于一般结构体积的承台采取一次性浇筑,对于体积比较大的结构应进行温度计算及根据现场混凝土搅拌、运输能力条件确定采取一次性整体浇筑或是分层二次浇筑。混凝土浇注采用分层连续浇注,每层控制在30cm左右,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浇注时视情况设置溜槽或串筒。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降温、控温等措施:优化配合比,采取“双掺技术、内降外保”的施工工艺,减少水化热的峰值及控制结构的内外温差,杜绝有害裂缝的产生。根据施工条件对施工阶段大体积砼浇注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整浇长度进行检算,确定各项温度指标和制定详细的温度监测方法、冷却措施和养护措施。

炎热季节施工时:对原材料和施工机具采取降温措施,对骨料进行遮盖防晒,在使用前用冷水冲洗砂石料,强制降温。拌合前要用冷水冲洗配料机和搅拌机,输送前冲洗输送泵,输送时要用草袋覆盖泵管,防止日照高温。

(2)钻孔灌注桩

开工前进行定位复测,安设护桩,放置水准基点,施工期及时测量孔位和孔深,及时调整钻机位置。钻机平台稳定,整体性能好,无移动及晃动现象,护筒埋设稳固,孔口处用粘土夯实。钻孔过程中,做好进尺记录,并严格控制孔内泥浆,有专人负责检测。

通过不同地层时要及时取样与设计核对,发现与设计不相符时,及时与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变更设计,采取处理措施。孔桩水下砼灌注时有专人测量孔深和砼灌注深度,填写砼灌注记录,认真计算导管埋入砼深度,以便于及时拆除导管。钻孔桩使用冲击钻钻进施工时,不得影响邻近已灌注砼的质量,邻近孔桩已灌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能钻进施工。成桩后,对每根桩的桩身质量和桩底的沉渣厚度进行检测,并进行后压浆处理,以提高单桩承载力,控制桩的沉降。

(3)墩台

模板安装采取“防、堵”技术,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整体吊装时,其高度视吊装能力并结合墩台分段高度而定,并有足够的整体性及刚度。墩台混凝土采用脚手架灌注时,脚手架、人行道不与模板、支架相联结,支撑支于可靠的地基上。

灌注混凝土时,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保持模板稳定不变形。墩台混凝土的灌注,在整个截面内进行,墩台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泡水。施工中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

墩台顶帽施工前后均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标高,垫石顶面要求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墩台施工完毕后,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划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以及锚栓孔的位置。暂时不架梁的锚栓孔,或其它预留孔,排除积水将孔口封闭。

锥体护坡护面在填方基本稳定后施工,坡面须挂线,砌面要平顺,砌石时不边砌边补土。

四、结束语

总之,桥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设计施工时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它的发展对于人民的生活水平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桥梁施工的重要性,对构建出的桥梁能顺利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使用,提高桥梁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7.

[2] 马文刚.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基于 ANSYS 二次开发[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6.

[3] 姚琳.基于施工控制的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

上一篇:水下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