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消费伦理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07 09:48:57

当前中国消费伦理问题探究

摘 要: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到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我国的消费领域出现了异化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消费问题不仅仅属于经济领域,还涉及伦理领域。针对当前中国消费领域涉及的伦理问题,分析消费伦理问题出现的成因,进而提出重新构建消费伦理的诉求,最后在寻求解决消费伦理问题上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

关键词:消费伦理;问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81-02

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它涉及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方式的异化成为社会伦理问题,针对此现象倡导正确的消费伦理观,反对消费异化,逐步形成一种健康、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国消费伦理问题表现与成因分析

(一)奢侈消费

奢侈消费是用来显示自己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消费,它不是以社会生活为目的,而是借助消费来表明自己拥有高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近年来,我国部分消费者在消费中出现了忽视消费的真正目的,转向追求奢侈豪华型消费的趋势,据报道,中国2012年已经赶超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最大国。部分消费者片面地追求名牌,他们的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更有些人坚持国外的商品都是最好的,诸如从海外代购奶粉、服饰等生活用品。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发生变化,从以前的生活用品开始向私人度假酒店、豪华游艇等奢侈的生活方式转变。除此之外,对于奢侈品追求的消费群体也趋向年轻化。

(二)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是一种象征性消费,这种象征性的意义取代了商品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成为代表某种社会意义的符号。人们在消费某种商品时,主要已经不是消费它的使用价值,相反,而是消费它的社会意义。消费者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即“我买故我在”,因为符号象征着成功、身份、社会地位。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已经不用身份、血统来回答,取而代之由消费来回答。

消费的用意“主要不再是满足实用或是生存的需要,也不仅是为了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实际上传达的是一种社会优越感,以激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

(三)消费不足

当前社会,虽然奢侈性消费占一部分,但是消费不足的人数也占多数。由于我国目前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各种体制尚不完善,有些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不会再进行其余的消费,更愿意将钱存放在银行以防后患。目前有很多城市推出的信贷消费,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却不敢问津。然而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目前我国精神文化消费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家庭人均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对于旅游等享受性消费有些人会加以拒斥,这些都表明我国居民整体精神文化消费还处在比较贫乏的阶段。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奢侈性消费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样消费不足也会造成经济发展迟缓,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

(四)消费浪费

弗洛姆曾指出,从前的人们总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一切都保存起来,尽可能地长久的使用它。以前人们的观念是“东西越旧越好”;人们买来一件物品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它,而今天人们消费观念变成了“东西越新越好”,不管是一辆汽车,还是一件衣服,买来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厌烦了,急着淘汰旧的,马上追随新的型号或是款式。所以现在是消费模式变成了“购买――暂时使用――扔掉――再购买”。对于这种消费,严重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受文化习俗的影响,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些习惯属于是存在已久的陋习,消费陋习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所以这些陋习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有些人不惜花费重金举行价值上百万的豪华婚礼,而且也会看到简直连城的聘礼或是嫁妆,来彰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二、重构消费伦理的诉求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人们在消费目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上都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伴随着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和不理性的消费行为。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人们开始注意到,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中,同样也会涉及社会伦理领域,这就需要对消费问题从伦理的角度进行考察。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们消费的对象始终来源于自然界,因此,人们的消费活动必然会涉及自然。当今,人类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口数量激增以及极度膨胀的物质欲望,都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范畴,提出消费伦理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消费活动需要在社会中进行,所以一定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当人们面临着有限的社会资源时,始终存在着一个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消费的问题。因为当一个社会的财富总量是一定的,一些人占有和消费的较多,其他人所占有的和消费的就会少。消费和占有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少,不仅属于是消费的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会影响一些人的生存质量。

从人自身的角度看,由于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有些人形成了新的“商品拜物教”,把毫无节制的消费,挥霍无度的享受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这就导致人们对物质的过分崇拜,从而失去了自我。除此之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也发挥着刺激消费的作用,使消费者在跟随社会潮流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人们的消费活动从总体上说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一个社会普遍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形成该社会的消费文化或消费时尚,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方式。当代盛行的物质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非完全基于人们自身生活的真实需要,更大的程度上是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和人们盲目攀比的心理造成的[1]。这种伦理冲突由于缺乏相应的消费伦理道德规范的指导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提高人们道德文明素质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重新建构消费伦理是十分必要性。

三、解决消费伦理问题的原则

在人类消费行为领域,具有经济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消费价值观念既不能是任何形式的――宗教的或是道德文化的――禁欲主义,也不能是任何形式的道德文化的或审美情感化的――享乐主义[2]。对于人的正常合理的生活来说。吝啬和奢侈都是不可取的行为方式,正确的行为策略应该是节俭,这也并不是简单地要求人们“省吃俭用”,而是告诉人们应该用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来过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合理适度的消费原则

合理的消费主要是指,一是消费接近或等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二是消费要与个人的收入、经济状况相适应;三是消费应该遵循生态节约的原则,不应过多占有或消耗某种社会资源。合理的消费也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敢于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同时它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二是要善于消费[3]。我们鼓励消费,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继而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效益,但是要抵制没有节制的高消费,奢侈性的炫耀性消费。

(二)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原则

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观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合理的消费模式不仅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会对保护和改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所以,应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念应该对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利,对保持生态平衡有利,而且最终要以实现一种既满足人的消费,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舆论宣传等工作。

(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统一的消费原则

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要以实现人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相结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4]。人们理想的生活是衣食丰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占有越多的物质财富才能幸福。人们一旦过分沉溺于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消费之中,必然将导致心灵的空虚和精神的贫乏。现代消费可以这样表示:“我所占有的和我所消费的东西就是我的生存。”为了满足高消费,人们放弃了闲暇时间,只会选择辛苦的工作,拼命的赚钱,导致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因而人们逐渐被异化为物欲的奴隶,失去了人身自由。正确的消费理念应该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共同增长,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进而建立一个崇高的精神基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作为消费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原则

消费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们的幸福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消费并不是幸福本身。消费社会的消费方式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却日益感到孤独、苦恼和不自由,人被机器、物质、金钱和符号等异己力量所控制,变得精神空虚[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倡导着,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人们的幸福生活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如果仅依靠物质,人们会陷入追求物质欲望的死循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一个欲望满足时,又会出现新的欲望,依次循环,人们也在等待欲望实现的过程中,变得焦虑不安。因此,我们所倡导的真正的幸福,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追求一种精神层次的消费和享受。因为只有适当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才能逐渐提高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程秀波.关于消费伦理的几个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2003(3).

[2]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乌晓晔.消费方式的变革与消费伦理的构建[J].理论研究,2008(1).

[4]张京涛.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建设略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1).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融合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