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07 09:34:02

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综述

【摘要】更年期是一个人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男性和女性进入更年期或进入更年期后,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社会、文化及妇女的个性特征等多因素的影响,会突出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本文结合多位专家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状况及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多方面因素,从而提高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和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妇女;更年期;健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59-01

1更年期概念

妇女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成年进入老年期所必须经过的阶段,是介于生育期和老年期之间的一段时期,亦是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更年期又称为围绝经期,此阶段实质上为卵巢功能退化、生殖能力停止的以性腺为主的老化过程。很多研究表明,女性更年期的年龄阶段约为45-55岁。

2女性更年期特点

女性更年期在生殖生理上的主要特征是性腺功能逐步衰退,包括卵巢功能的衰退,卵泡的老化,性激素的合成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的增多,从而出现一系列变化和症状,其中以绝经的表现最为突出。尤其是女性在绝经的初期,由于内分泌功能的衰退,表现为头晕、头痛、不适等症状特别突出,神经症状或以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疑病和猜疑,并常有植物神经―内分泌障碍的精神疾病。由于机体的这些表现,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更年期部分女性的心理变化因人而异,如孤独心理、攀比心理、焦虑心理、忧虑心理、心理性噪声等。

根据多位专家研究发现,影响更年期妇女健康的身心疾病主要为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现将主要表现总结如下:

2.1月经紊乱月经改变是更年期妇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现。在绝经过渡期会出现月经周期的不规律、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

2.2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眩晕、头疼、手指麻木、感觉异常以及失眠等。

2.3精神症状和情绪改变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激动易怒、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

2.4泌尿生殖道改变由于雌激素缺乏可使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器发生萎缩性变化,因此有时可以发生尿频、尿急、尿痛、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不适感和下降等现象。

2.5心血管系统易发生高血压、心前区不适、心悸、气促、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2.6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随着雌激素分泌的减少,骨丢失增加,同时成骨细胞功能减弱,骨质吸收加速,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可以在全身骨骼上发生,但以支持重力的脊柱、髋骨、四肢骨最为明显。

2.7血脂升高更年期后妇女血脂逐渐上升,绝经后2年内上升最快。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2.8肥胖和体型的改变雌激素除了维持正常的女性第二性征等作用外,还参与糖、脂肪的代谢。妇女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糖和脂肪的代谢、分布也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加之活动减少而易致肥胖。脂肪积聚于腹部和臀部,这种发胖现象一般终止于60岁左右。

2.9皮肤与躯体毛发的改变皮肤的变化在绝经后改变明显,部分妇女颜面、手背、小腿会出现色素沉着,由于皮下脂肪减少、组织脱水,致使全身表皮干燥、失去光泽、皮肤松驰、皮肤表皮变薄、弹性降低而出现皱纹,在颜面眼外角、手背尤为明显;毛发颜色逐渐变浅、脱落,表现为毛发稀疏。

3妇女更年期健康指导

目前大部分妇女缺乏对更年期健康知识的了解,对更年期症状存有顾虑,甚至恐慌,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加重更年期不适,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指导非常必要。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3.1首先,更年期女性应当更加注重自身内外形象气质的提升,尤其在穿衣打扮方面,不能有自己已经人老珠黄的心理暗示。每天都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做一个充满自信的女人。其次,鼓励更年期的妇女多参加社会活动,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这时人们很快就要从自己从事多年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难免有一些失落感,导致心理不平衡。此时,应多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也可结伴旅游找老朋友谈心等,以养成乐观的性格,从而提高对更年期综合症的防护。

3.2学会并加强自我监测定期体检,把每一次体检的内容和各项指标制成表格,以便观测自我体质状况,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意识。

3.3丈夫要加倍体贴关心妻子很多更年期妇女在遇到月经紊乱、阴道炎、疼痛时,对性生活产生了消极心理,误以为更年期的到来就是性能力和性生活的终止,于是厌倦性生活,拒绝性生活,此时丈夫一定要理解妻子,鼓励妻子,共同提高性生活质量,维持和谐的性生活。

3.4子女们要常回家探望母亲到了更年期期,有的下岗,有的快要退休,情绪波动较大,因此遇事多商量,多征求意见。节假日常回家看看,多帮母亲做些家务,鼓励母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的话,请母亲帮自己带带孩子、做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母亲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3.5合理膳食、营养调节①保持热能摄取的平衡,由于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下降,停经后代谢下降的速率会更快,加之更年期后妇女活动量大大减少,因此人到更年期后容易出现热能摄入过剩而影响健康问题。②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一方面,更年期女性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及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品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含量丰富的食品;另一方面,要少吃或不吃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这样可有效预防妇女在绝经后容易出现的缺钙性骨质疏松及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现脂肪堆积、身体发胖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血管硬化等现象。③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的食物进行调理,对月经频繁、经血量多引起贫血者,可选择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患有情绪不安、烦躁、失眠者可选择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对身体发胖、胆固醇增高者,应选择食用优质蛋白质和含胆固醇低的食物。

特别指出:更年期妇女应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可每日饮一杯鲜榨豆浆),如:叶菜、扁豆、大豆等。研究表明,在大豆及大豆类植物中,存在异黄酮化学成份,其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类似,能与人体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而起到类似雌激素样效应,而且没有现行的雌激素疗法造成的副作用。

3.6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缺乏是更年期相关问题的核心。HRT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减轻泌尿生殖器官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骨质疏松,可提高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是增进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临床应用已证明了HRT对更年期症状及预防绝经后相关疾病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其严重的副反应。因此要个体化定量应用,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7合理的身体锻炼运动不仅能增加热能消耗,促进机体代谢,增强体质,且能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防御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此外,还能刺激成骨细胞,使骨组织增加,防止骨质疏松。锻炼的项目建议为:步行、慢跑、瑜伽、有氧操、游泳等。选择锻炼项目时因人而异,最好找保健医生制定个人运动处方,以便达到理想效果。

3.8良好的卫生习惯,充足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特别要保持外阴清洁,内衣以纯棉为主,内衣内裤煮沸或阳光下晾晒;保持充足睡眠。

参考文献

[1]王临虹,赵更力,葛美云,徐强.妇女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及保健需求的定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1998,(03).

[2]贺漪,黎烈荣.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02).

[3]樊俊华.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4]薛青,佟月洁,佟日欣.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指导[J].吉林医学,2005,(11).

上一篇:农村学生朗读能力薄弱的究因与应对 下一篇:CT扫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