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洛单668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技术

时间:2022-10-07 08:49:59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洛单668特征特性及杂交制种技术

摘要 简要介绍了洛单668玉米的特征特性,从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2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洛单668的高产制种技术,以期为洛单668的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洛单668;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34-01

洛单668是洛阳农林科学院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玉米新品种。洛单668于2007年以L971为母本、以L157为父本进行组配,2008年、2009年2年参加河南省区试,2009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70706.X),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10007)。

为了探索洛单668的高产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降低制种风险,笔者于2008―2010年在海南、河南、甘肃等地区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亲本繁殖以及杂交制种技术,并建立洛单668高产、高效杂交制种技术模式,现将其总结如下,以期为制种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 洛单668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洛单668夏播的生育期100 d,活秆成熟。株型紧凑,穗位高115 cm,株高255 cm,幼苗的芽鞘色为紫色,花粉量大,雄穗分枝中等,结实性好,籽粒的颜色为黄色,穗粗5.2 cm,穗长17 cm,穗行数14~16行,穗轴为白色,籽粒形状为楔型、马齿粒型,行粒数38.6粒,出籽率89.8%,千粒重339 g。

1.2 产量表现

洛单668在2009年河南省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92.5 kg/hm2,比对照品种浚单18增产10.1%。2008年、2009年连续2年参加了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 839.5、8 682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8%、10.5%。

1.3 品质与抗性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市)于2009年对该品种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级国标,达到饲料用玉米2级国标,达到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2级国标,达到高淀粉玉米3级部标。2008―2009年经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

2 洛单668高产制种技术

2.1 亲本繁殖技术

洛单668是以L971为母本、以L157为父本杂交组合而成。母本L971的株型较紧凑、株高较低,而父本系的植株为半紧凑型。种植的密度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而有所差异:黄淮海地区母本系8.25万株/hm2,父本系7.5万株/hm2为宜,产量达4 500 kg/hm2;西北地区母本10.5万株/hm2,父本9.0万株/hm2为宜,产量达7 500 kg/hm2左右。由于该品种母本L971(含Reid血缘),为马齿型,虽然在河南地区、海南地区、西北地区均能取得较高的产量,但从商品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适宜在河南地区或西北地区进行亲本繁殖。

2.2 洛单668杂交制种技术

2.2.1 制种地点与时间的选择。在西北制种时,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适宜的播种时间较短,亲本播种太早容易引起烂种,播种太晚,则成熟收获期推迟易遭受冻害,严重影响发芽率。在黄淮海地区制种时,最晚应不迟于4月25日播种,可以在4月中旬开播,要在6月5日前完成播种。为有效避免成熟收获时遭受冻害,可以适当提前播种,并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种子质量[1-2]。

2.2.2 父母本比例与密度。玉米种制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玉米亲本的特性及其在制种中的播种密度和父母本的配制比例[3]。由于洛单668花粉量较大,母本株高低于父本,所以制种时可以适当地提高母本与父本的行比,有利于母本接受花粉,以提高制种产量。研究表明,西北制种最适宜的母父本行比在6∶1,可以达到最高产量,在行比低于4∶1时,母本过少导致产量明显下降;当行比超过6∶1时,远离父本行的植株容易发生授粉不良。在黄淮地区制种,父本播种密度以1.2万株/hm2最为适宜,母本的播种密度一般以6.75万株/hm2为宜。在西北地区制种,父本播种密度以1.2万~1.5万株/hm2为宜,母本播种密度以9.0万株/hm2为宜。

2.2.3 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母本进行错期播种是玉米制种过程中的关键一环[4-5]。通过父母错期试验,结果表明,以父本晚于母本播种3~5 d播种,最有利于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为降低风险,也可于母本播种3 d后播父本70%,5~6 d后再播剩余的30%。

3 参考文献

[1] 刘纪麟.玉米育种学 [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41-200.

[2] 李建刚,韩卫红.玉米杂交种洛单668 的选育与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1(3):50-51.

[3] 杜世凯.玉米新品种鄂玉28的选育、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4] 韩卫红.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 赵伟荣,杨嵩明,韩曙.玉米杂交制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10-111.

上一篇:黄鹤楼品牌导向型烤烟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下一篇:宁国市安吉白茶引进推广概况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