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7 06:23:27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生源的减少,办学资金紧张等问题的凸显,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办出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像机电一体化这样专业,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的这种类型的专业,想要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期的发展,沿用传统的校企分离、与社会脱节的培养模式是不行的。民办高校的这类专业如何根据自身特色,探索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机电一体化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是精英化教育,而自1999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自1998年到2009年,中国的在校生人数从341万迅速攀升到1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规模的扩招,使得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共有386所。但随着生源的减少,办学资金紧张等问题的凸显,民办高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像机电一体化这样专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从市场需求出发,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因材施教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 我国民办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民办高校的资本主要依靠自身,无论师资还是教学条件,都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较,想要走公办高校的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模式势必是困难重重。因此,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着手改革,通过增加实践课程等手段,试图缩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多高校提出了“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口号,开始着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①从市场需求出发,重新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②灵活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课程选择的灵活性,结合职业技能要求设置课程。

③开展校企合作,推行“2+1”、“3+1”教学模式。

近年来,虽然民办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改革,但是在效果方面,不是非常理想,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各校培养目标雷同,不具特色

尽管各个学校都在培养目标中加入了应用型的描述,但是,区别不大。

1.2 课程体系没有突出应用型特色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专业,很多民办学校在办这个专业时,大多沿用了原来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只做了稍微的变动,适当增加了一些实践环节,但是,这离应用型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1.3 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

①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状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以及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为主。因此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不是“老”就是“小”,缺乏既有经验又有精力的中年骨干力量。[1]

②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格局,导致民办高校不得不面临老教师“二次退休”以及青年教师频繁跳槽往公办学校的困境。

③兼职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重要比例

由于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因此无法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格局。基本都以一半专职教师,一半兼职教师的格局为主,这样的状况明显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及教学质量的掌控。[2]

1.4 实践环节薄弱,校企合作开展困难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现实条件,导致民办高校在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往往比较滞后,使得民办高校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再加上,在中国,政府对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没有很好的制度保障,企业不太愿意为民办学校的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校企合作形同虚设。

1.5 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陈旧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基本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与质量评价指标,无法适应不断变革的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无法真正考核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2 上海建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上海建桥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两翼,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立于2004年,主要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与机械制造加工领域及机电设备电气控制领域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获得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技能及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应用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学校开展的“说专业”等活动,该专业积极开展市场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该专业学生普遍理论基础比较差的情况,学校还敢于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学校将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采取“边做边学”的形式,第一学期学生不进课堂,先进车间,进行为期9周的工程训练、4.5周的电工电子基础训练以及4.5周的数控基础训练,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融合了传统的制图、电工电子、工艺、材料等基础课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对着实物来逐步自我摸索;经过09、10级两届学生的摸索后,该专业又根据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之后几届的培养计划做出了调整,形成了目前的以数控车、铣工三、四级考证为核心,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这种调整以后的课程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再厌烦枯燥的课堂教学,“玩着”就能把知识掌握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不及格率。学生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通过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图1是该专业08(改革前)、09(改革后)级两届学生按时毕业率的对比,图2是该专业08(改革前)、09、10(改革后)级三届学生数控机床工四级考证通过率对比图。

上一篇:专家不要做房价的“算命先生” 下一篇:优化体育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