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的有效英语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7 04:56:01

自主探究的有效英语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策略

1. 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在开展探究活动的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加模仿,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再逐步放手。但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指导。在进行探究教学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课堂教学并不一定按照预期的设想向前推进。对于课堂中随时出现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应对,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减少焦虑,消除畏惧,使他们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2. 指导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程序与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再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 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尽可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增强自主探究能力。最后, “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与动机。教师应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允许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不同的进步速度,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

3. 精心设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典型的教学过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立小组,组织探究——教师总结,学生反思。但课堂探究性学习目标不应是不可变动的“机械装置”,应服从于鲜活灵动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及时调整或修改预设目标,与学生一起构建起灵活、发展的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学情境。在高中英语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单元的主题,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围绕教学重点,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少地依赖老师。

二、优化课堂活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 在活动中形成问题。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中心内容,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活动素材,寻找教材中英语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创设含有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学习。如上Model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时,可把Warming-up 的六幅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辨认:Who are they? 然后以结对活动的形式进行讨论: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What makes them great? Give your reason.最后形成问题:为什么在各种著名人物和伟大人物列表里罕见女性的名字?激发学生对社会评价制度以及性别观念的思考,使问题富有现实性、生活性,使英语探究学习生活化。

2. 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如上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以后,发现课文中林巧稚在成功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继而讨论女性遭遇这些困难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遭遇的不平等现象,并集中讨论:Why are women not given a fair chance to have as good a career as men?

3. 在活动中反思问题。Model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的Speaking and writing,对于高中生,在理论上让学生知道林巧稚的个性和品质,是一件不难的事,但要回答下列问题却不是一件易事:Why do you admire her? How would you describe her?组织小组内同学开展相互讨论、总结描述人物的技巧,那么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奥妙。

上一篇:牵手信息技术,让孩子更爱语文 下一篇:条条大路通“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