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律失常的心电学诊断研究

时间:2022-10-07 04:30:26

基于心律失常的心电学诊断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界的不断发展,心电学诊断越来越受到业内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也更为普遍。本文首先在引言中对心电学在心律失常中诊断的分类进行了概括,之后分别对每一类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评述,以期能够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心律失常;心电学;诊断

1引言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评定是心律失常诊断中运用心电学的两个方面,而一般情况下心电学检查又可以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有创性的检查主要是针对心脏电生理检查,而无创性检查的方法一般为运动心电图、长时间心电图记录和静息心电图这三类。下文将对心电学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介绍。

2心律失常的心电学诊断方法

临床应用中经常遇到心律失常的问题,而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有时会表现为危及生命而有时却看不到任何症状,只有在检查时能够察觉。并且不同的患者心律失常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需要通过不同的诊断方法才能够判别,这其中就要用到心电学诊断。心电学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时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无创性检查,也可以进行较为昂贵的创性检查,这些是受到患者的心律失常特点所影响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心电学检查的具体方法:

2.1 静息心电图

作为诊断心律失常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静息心电图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先要完成的检查。在心电图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现有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技术已经在临床上普遍应用,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观察到心律在不同导联中的表现,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以便于进行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也可以为介入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静息心电图需要有专职的医师进行读图和审核,不能单纯的依靠自动诊断。

通过工作人员全面而仔细的读图,可以基本判断患者的主导心律或基本心律。主导心律可能为某种类型的异位心律也可能是窦性心律。如果主导心律是异位心律则必须通过相应方法来确定异位心律产生的情况,分清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此外,最常见的心律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再或是心房扑动,有事甚至可能出现两中心律交替在同一心电图上存在的情况。对于极其复杂的情况,难以确认主导心律,应首先进行窦性心律的分析。

如果在记录心电图时患者心律失常,会要求诊断有极高的灵敏度。但是因为静息心电图只是记录短时间的心电图数据,所以有时不能完全捕获所有患者出现的状况,因此,发展了长时间心电图对这一情况加以弥补。

2.2 长时间心电记录

长时间的心电记录一般可以分为心电监护、片段是心电记录和连续心电记录。

一般情况下,频发的心律失常比偶发的心律失常更容易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的心律失常并不影响生命安全,即可在门诊接受长时间心电记录,这也是在常规心电图检查过后的首选诊断方法。而对于心律失常容易危及生命的患者,应当视情况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接受长时间心电监护。长时间的心电图记录能够提供相对直接的信息,以供分析心电紊乱,可以当作解释心电紊乱的首要检查。并且长时间的心电记录也可以定性并定量的为心律失常诊断提供依据,解释症状和心电变化的关系,评定相应药物的疗效。

连续心电记录也可以叫做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控记录患者24h甚至48h的心电情况。动态心电图能够提供相对长的心电图以供分析心电现象的动态变化。但是,有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心律失常并不频繁出现,因此,在长时间的心电记录中不一定可以捕捉到心律失常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即需要用到片段式心电记录装置,通过佩带数天甚至更长时间,对患者情况进行观测。

新店监控主要用于医院、救护车和家庭中。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往往会配设此类设施,在医护人员的关注之下随时对严重患者进行救治。而救护车和家庭中的心电监控仪也主要用于高危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问题。

2.3 运动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主要是针对部分患者的病症由运动诱发的情况,对心律失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运动心电图工作中主要是进行运动试验,但是有一定风险,部分心律失常会出现运动试验的反指征,对于一些突发性或急性的心律失常患者,不推荐采用这一方法。

2.4 心脏电生理检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脏电生理检查已经逐渐的成熟。这一技术能够从心脏内记录到心电活动,相比体表心电图有很多优势,能够帮助评定传导性、自律性等心律失常的形成原理。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心律失常的控制能力和评定能力,对推进心律失常的认识和研究有重要作用。

3心律失常的评定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和消除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其危险性主要有如下因素:心脏的功能和结构、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类型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危险性等。

3.1心电图的价值

心电图是判断心律失常危险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并且不同类型的心电图也具有不同的价值。静息心电图可以找到不同心脏结构的异常,简介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动态心电图可以找到心律失常发生的复杂性和频度,进而察觉其危险性;运动心电图最常用语冠心病的高度危险患者,还能够评定心肌供血情况。

3.2心电学衍生技术的价值

在计算机技术与心电技术的不断结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心电衍生技术已经逐步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技术对于评价心律失常的危险性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4.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越来越多新科技的加盟,心电学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其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在不断提升,相信其未来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学,王骏.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现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04)

[2] 孙剑萍,周斌,缪满,李新东,陈莉莉.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06)

[3] 张劲林,苏晞,李振,韩宏伟,唐成,蒋萍,程光辉. 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05)

[4] 刘红源. 动态心电图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 2006(03)

[5] 孙珍秀. 大学生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干预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01)

上一篇: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手持GPS定位仪坐标转化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