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绿色建筑设计

时间:2022-10-07 02:53:23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设计

摘 要: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economy, environment, health and many other factors, green building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variety of building ec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s promo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它兼备了节水、节能、节地、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充分体现在其所有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 绿色建筑首先应该具有节能、环保和可循环三个特征,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最低污染下,强调建筑的人性化、舒适化、健康化。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及设计内容分析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同时,它也是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协调人、 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寻求创造性生态建筑环境的途径和设计方法。体现人、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在“功能”方面的关系,也就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建筑环境设计和“美学”方面的关系,即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寿命周期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后续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主要强调建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时间上的意义。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低耗、无害的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建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要有一个全时间段的估算,建筑初期投入可能很低廉,但是运营成本可能会很高。

(二)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筑业南也不能延续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建筑发展模式,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才能适应现代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的需求。不然,将会在建筑领域再次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三)满足建筑根本功能需求

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节约不能以牺牲使用者的健康为代价。“适用”强调的是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奢侈与浪费。高效使用资源需要加大绿色建筑的科技含量,比如智能建筑,通过采用智能的手段使建筑在系统、功能、使用上提高效率。

(四)强调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资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关键。“少费多用”做好了,必然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三、加强绿色建筑设计

(一)建筑选址

建筑的选址是设计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建筑选址遵循的是“争取日照避风建宅”的原则。 因此,选址要结合建设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主导风向,合理布局建筑物。建筑基地应选在向阳的地段上,为争取日照创造先决条件,而不宜选择在山谷、洼地等处,因为冬季冷气流易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建筑所消耗的能量就会相应地增加。通常建筑选址所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量选择便于利用自然能源的地段。一旦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是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必要条件,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绿色建筑现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尽量减小现场的热岛效应,使绿地面积尽量最大化。

(2)现场设计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3)要尽量少的干扰现场的水源系统,尽量减少现场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

2、尽量在已经城镇化的区域内,具有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3、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距离要短,方便人们步行去乘坐公交。

4、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以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布局设计

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环境下,绿色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实践应用。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的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建筑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个好的建筑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的资源来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采用以下措施可使建筑的布局得到优化:

1、根据当地的纬度和主要风向,对建筑物的朝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形式的自然能源。

2、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以利于建筑物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节能。

3、使用现场已存在的树木或其他植物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

4、利用已存在的地形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可以减小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三)形体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系统不但是节能建筑的必要构成条件,更是地域性建筑特色的本质表现。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的热能耗有着密切关系,而建筑热工性能又是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筑热工性能是通过“建筑体型系数 = 建筑的外表面积 /建筑体积”而计算出来的。建筑体形系数小, 则建筑比较规整, 可以减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通过外界而的热工损耗, 反之体型系数大则便于组织自然通风。合理把握建筑的体型系数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可引入别墅理念,利用别墅造型中屋顶、门窗、 阳台、线角等。建筑饰面肌理丰富多样,完美的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的特点,更能够表达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朴实原则,而且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来建构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设计中,应该打破传统住宅板楼给人以单一的行列式的印象,利用变化的坡面争取阳光,减少进一步渗漏; 在窗户、阳台造型设计中,可利用大块玻璃为室内补充阳光;在坡度的选择中尤其注意到住宅日照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利用框格、门窗多样统一的变化手法创造类似别墅的建筑语境,给人亲切、宜人、舒适的心理感受;在建筑外墙的处理上,可运用面砖大小、排列方式、颜色有序渐变等手法形成对比、和谐统一的感觉,能够强化建筑外立面的适居性、亲和性、自然性。

四、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选之路,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1、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认知。2、缺乏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3、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4、缺乏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5、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绿色建设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走政府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首先由开发商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提出绿色建设方案及设想。政府主管部门经过初步审查后将该项目备案,然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跟踪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并根据该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的情况对该项目进行绿色性能的综合评价,将结果分成不同的等级。政府针对不同等级的绿色项目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市场选择的依据,开发商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对称信息下的市场选择获得应得的投资回报。

五、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树立绿色建筑理念、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增强政府政策扶持等有效的发展建议,使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走上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中国经济周刊.2005 (9)

[2]陈火炎,熊君放.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J]建设科技 2007(21)

上一篇:试述路桥工程造价控制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