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案例引发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1:52:33

由一个案例引发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摘 要: 教学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独到想法和价值判断,教师要仔细倾听,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客观评价。评价观的改善将成为学生与教师这一学习共同体内在发展的动力。而在现实中,教师总是不自觉地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以至于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评价进行揣摩、反思,本文针对作者教学中一句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评价,谈谈在课改中的体验与反思。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评价 反思

【案例】(教学百数表,课将结束)

……

师:小朋友,下面的表格你会填吗?

生:会(生填完,检查正确无疑问,正欲小结时,一个底气不足的声音从我的耳边闪过)。

生:老师,我这样填行吗?

师:不行。(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了这个孩子,当我第二次再看这个题目时,我不由得为刚才的轻率而感到羞愧,怎么不行呢?但碍于虚荣心,并未解释就急匆匆地下课了。那个孩子只好带着疑惑的眼神,欲言又止地坐了下去。)

一、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反思

反思本意反省,思考。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把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自我超越。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这句评价进行了深刻反思。

2012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而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关注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倡导走进新课堂,一直想让孩子最早感受新课改带来喜悦的我,却不顾及孩子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情,那种迟疑揣测的目光,武断地给予了评价。课后我仿佛感到这个孩子的创新思维被我的虚荣心、知识的浅薄所扼杀。本来这节课设计得也不错,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孩子们学的也很愉快,然而,一句“不行”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不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忌语,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敢想敢问的思维空间。教师首先应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才会放松,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展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也努力尝试着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空间,可为什么在努力实施新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却出现“不行”那么专制的评价呢?难道是旧有的观念在脑子里待久了,思维成了定势,行为有了惯性,再加之轻车熟路用起来省事,想刹车都不容易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能只是领会精神,而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决不能以师者的身份自居,而要真正给学生提供协商、交流与解释的时机,这样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才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不行”是一种否定式的语气,它的本身就已经杜绝了延迟的评价,杜绝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我们仔细推敲,长期如此专横的评价,不正是浇熄学生创新火花的罪恶之源吗?新课改下的新课堂允许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自己那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决不能因为一时言行的“惯性”而扼杀极具思维活力的孩子,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殊不知,我们的这种“惯性”在育人的同时也抹杀了我们自己的创造力。相反,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励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多用一些鼓励性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有不同的意见吗?”“说说你的独特见解!”“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了,你真是好样的啊!”等等,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课堂的生命,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的心灵敞亮起来。尤其是这个孩子,他在已经有答案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对他的这种学习态度都要给予肯定。中国有句古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质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无疑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心理安全,也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再次,“那个孩子真的做错了吗?”练习题上并没有说不行倒着填啊。而且我的本意设计也是开放的。“不行”只说明我的潜意识里受本节课知识点的制约,受自己知识的浅薄所制约。教师还没有跳出自己为自己设的怪圈,还是“老思想”在作怪,与教师的想法不一样就不允许,潜意识里教师仍以“师者”的角色支配着教学。即使这个孩子填错了,作为教师的我也不应该那么武断、专制地作出评价,因为这毕竟是那个孩子的独特发现,其间也透出他学习的积极情感。作为人师的我应尊重、呵护这种积极性,而不能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挫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因而,作为教师,当你不同意学生的意见或难以一下子作出评价或判断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延迟评价”,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怎样想的,再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学生想,大家说,很多时候就能把问题解决清楚。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如果你一时无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正确评价,你可以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变教师评价为生生评价。退一步说,即便学生之间没能解决清楚,但至少能给自己赢得宝贵的思考、调整的时间,而不能因一时言行的“惯性”,让自己尴尬。

最后,如果我不去反思,课后不及时上班级更正,那我岂不是误人子弟,岂不是错上加错?整天教导学生“言必行,行必果”,要师生平等,有错就改,但如果到自己身上,约束不管用了,那我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又谈何走入新课堂?又怎能让我的学生收获更多?

二、教学评价让新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感悟

新课改是与时俱进的体现,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发现、鼓励学生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独特见解呢?看来,要想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更好的,我们不仅仅要更新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新理念,对于我们的教学评价,还需要多一分宽容,多一点理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深厚的数学功底,积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深挖学生语言背后的思维,才能杜绝错误评价的出现,才能使得我们的教学评价既正确又有导向激励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杜绝错误评价的出现,还要让我们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有效性。缺少激励的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嚼之无味,精妙的评价语言如急风骤雨,能掀起阵阵波澜。因此,从学生角度看,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准确、及时、丰富、有效的教学评价,既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又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程度的表现。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如何让课堂因教学评价的魅力而焕发出生命活力?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怀着诚挚的教育之爱,真诚地欣赏,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这才是新课程评价的真谛所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通知”主送机关的非常规用法 下一篇: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