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优势和运用

时间:2022-10-07 11:44:20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优势和运用

[摘要] 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深奥的哲学理论,将哲学理论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高中 哲学教学 优势 运用

哲学是一门高度概括、理论性强的学科,也是高中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文综(政治部分)高考中都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他们普遍认为哲学语言晦涩难懂、哲学理论枯燥乏味、哲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因此,学习哲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教师选择哪种教法能改变教学中低效的问题呢?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适合高中哲学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高中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深奥的哲学理论,将理论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反映的是

事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性认识。但人们的认识总是从具体、个别事物开始的。因此,教学应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带有哲理性认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深入浅出地阐述原理,使哲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在讲“必须按规律办事”时,引用寓言“挤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积攒一些牛奶招待客人。但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不如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起来,临到请客时一次性挤出,那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到了请客的日子,主人去挤奶,却怎么也挤不出来。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牛的奶没有给小牛吃,这段时间也没有挤它,怎么会自然没了呢?通过思考、议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母牛造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要每天挤,才能促使其新陈代谢,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奶产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

2.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进行典型示范引导、现实模拟训练、自我研究、开展小组讨论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可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学生对案例分析、交流,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相互交流;学生被推到了“主体”位置上,虽然对他们不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有所提高。例如,在讲述“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时,可应用《马谡失街亭》一例: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到了祁山,司马懿引兵迎战,诸葛亮要派重兵驻守街亭。参军马谡主动请战并立下军令状“若街亭失守,甘当斩首”。马谡自恃熟读兵书、知兵法,既没有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他不在山下路口扎寨,却到山上屯兵。他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被魏兵杀得大败,街亭失守,马谡因此被斩首。通过师生交流和探讨得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作教条,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精选案例时要求做到:

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选编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其次,案例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

另外,案例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案例尽可能贴近现实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特点。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哲学知识有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

2.呈现案例

一般在理论知识讲解前,把案例呈现给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呈现的方式有:印发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要求从典型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

3.分析、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习进行讨论,进行探索实践。要求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哲学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哲学理论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哲学教学实践。

4.评价与总结

可先由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提出有疑难的问题,或在教师指引下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案例评价,其形式有:学生自由发言点评、教师抽查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要求学生把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教师点评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把一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拓展,或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以正面案例为主。那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知识掌握的案例不宜采用。

第二,案例宜精不宜多。要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

第三,案例及时更新。一个案例不应该单一地、反复地使用,否则会造成教学内容平淡乏味。

总之,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参与了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使哲学通俗化、趣味化,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哲学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加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积累的三步曲 下一篇:NMET2009阅读理解题评析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