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卖场路在何方?

时间:2022-10-07 08:53: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预计,未来5年,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1/3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

2017年的春节前夕,广州华润万佳的广播里不断重复播放着“满100送50”的促销信息。

去年12月1号,十里堡华堂商场和太阳宫百盛同天关门撤店,华堂商场十里堡店是去年华堂在北京关闭的第二家门店,华堂7月关闭了大兴店。

近两年,实体店关门停业的消息接连不断:北京,百盛百货、华堂商场连续关店;上海,淮海路瑞兴、美美、先施、OPA商场等百货店先后撤离;长沙,世纪华联柏丽晶购物广场、沃尔玛分店关张;成都,NOVO百货天府广场店、人人乐连锁超市几家门店接连退出;沈阳,伊势丹、尚泰、雅仕等百货巨头纷纷折戟……距北京千里之外的广州,实体店的经营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小康》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广百、万佳、好又多、沃尔玛、K宁、国美等诸多知名商城不仅销售额下降,甚至不得不以关闭门店停业来减少亏损。

面对内忧外患,在业界一片哀号的困境中,面对销售额的一年比一年缩水、成本一年比一年高涨,传统实体店经营者都在感叹“实体店路在何方?”

“关店潮”一直未走远

每年春节的前半个月,是全民采购“年货”的高峰时期,也是所有超市“最后一搏”的机会。

1月14日,距2017年春节还有13天,《小康》记者探访了广州的百佳、好又多等多个门店,发现各个商场都已为春节铺好货,各种糖果、礼品包装袋都以红色为主色调,一眼望去,一片大红。虽然前来选购货品的顾客也不少,但促销员告诉记者,如果是三五年前,现在是人满为患,可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在华润万佳商场内,广播不断在重复播放“满100送50”促销的信息,工作人员向《小康》记者解释,单张小票够100元,赠送50元购买券,在春节前再次光临商场便可使用。为了在年前冲销售额,各个商场及品牌都使尽各种招数促销,一名资深女售货员告诉记者,大商场生意不景气,导购难做。“以前,我们只要按时营业,适当跟顾客解释一下,每月的销售都不错,自己的收入也可观,可近两年,顾客越来越少,就算挖空心思搞促销,最后也不理想。”

从北京的西单、国贸到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实体店的销售都在走下坡路。在杭州,银泰百货坐落于有名的武林广场,从一层到顶层,顾客屈指可数。在长沙,五一广场四周的平和堂、王府井、春天百货、新世纪广场等大型商城,同样显得冷冷清清。

去年12月1号,十里堡华堂商场和太阳宫百盛同天关门撤店,华堂商场十里堡店是2016年华堂在北京关闭的第二家门店,华堂7月关闭了大兴店。太阳宫百盛停业的原因与十里堡华堂类似,有业内人士指出,百盛集团出售太阳宫店的原因就是“亏损厉害”。前年12月刚在北京开出首间旗舰店的英国老牌百货公司玛莎百货,不到一年时间,去年12月初也传出了关闭中国内地全部10间门店的噩耗。

就在四个月前,广州东川名店运动城也正式停止营业,消息一经传出便引来一片惋惜。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第一个运动品牌集散地,从2001年7月21日正式开业至今,东川名店城已经走过了足足15个年头。附近市民告诉《小康》记者,名店运动城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开业,经历了风风火火的十多年,到现在停业,见证了整个中山三路商圈的繁盛,也陪伴了一代甚至是两代人的青春岁月。

走向衰落的不仅是这些高档商城,批发市场也难逃厄运。十年前,人民南路的状元坊是广州新人类逛街胜地。每到国庆、五一及节假日,这条总长约260米的小巷曾挤进过几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挤榨人油”潮流之所。铺租更是与北京路等齐头并进,成为广州最炙手可热的商铺旺地。然而近十年,随着城市商圈转移,附近上下九、十三行等中国最早时尚地被天河等新兴商圈替代,特别是自身消防整改、广州地铁沿线购物中心建成和网购兴起,曾经摩肩接踵的状元坊,成为了一条3分钟就能横穿而去的普通小巷,逛得仅剩回忆。

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3.2%,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3.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1.1%,相比上年同月回落了3.7个百分点。

都是网购惹的祸?

“我们实体服装店已成了网店的试衣间了!”广州天河城商场某品牌服装店导购员告诉《小康》记者,前来的顾客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来实体店看看款式和尺寸,他们试了合适之后,就记下牌子、尺寸,再在网上购买。因为网上确实要比实体店便宜一些。

品牌齐全、便宜、方便、省时间,这是网购最大的优势。每年仅靠“双十一”“双十二”这类网购狂欢节,天猫、京东等就聚合了大量“粉丝”。有的电商一天的销售额甚至可以超过某些实体店一年的进账。年轻人逐渐习惯“轻点鼠标,轻松购物”的生活。

某知名皮鞋加盟店老板何晴晴向《小康》记者分析道,同样的商品实体店比网上价格贵是必然的,在较好的商业圈,房租贵,人工贵,还有交税等各种各样的成本支出,而开网店则省了这些。她坦承,从价格上和网商拼,必死无疑。其中,租金和人工费增加是零售企业成本上涨的大头,一线城市商场员工的工资成本翻了几番。对净利润率平均水平在2%―3%的零售业,这是一个绕不开的挑战。过去,零售企业增加的经营成本,可以通过提价,一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现在,商品价格更透明,要转嫁这部分成本难上加难。

但她认为,实体店的优势并不是没有,比如直观、质量有保障,等等。网络是平面化的二维空间,实体店是现实生活中的3D世界。一些商品在网上未必受到关注,一旦摆在实体店里,却能一下子产生“吸睛”效应。“在实体店,顾客有一个真切接触商品的空间,这本身就是实体店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女性群体来说,逛街的乐趣妙不可言。”何晴晴表示,高档商品受电商影响相对有限,“低端消费品可能大多数会选择网购,而真正追求高品质或者高价格的贵重货品,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实体店。”前来选购大衣的顾客陈艾向记者表达了与何晴晴类似的观点。作为一位钻石级的淘宝买家,她在网上购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几十块几百块的小物品,超过三千元的都会在实体店买。据她介绍,最近她在网上买了一台两千多元的冰箱,但仅用了一天就出现了问题,不制冷。卖家说联系师傅前来修理,可过了近一个星期也没有告知师傅到底什么时候来,一直都在说“正在催促”。无奈之际,选择退货,而退货也因为要重新包装、找物流等问题增加了不少麻烦。陈艾建议,“贵重商品尽量别到网上购买。”

上一篇:梦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下一篇:能源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