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孤儿学生心灵 关爱孤儿学生成长

时间:2022-10-07 07:57:57

走进孤儿学生心灵 关爱孤儿学生成长

摘 要:孤儿学生一般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厌学,或者内向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等等状况。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成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本文将笔者从事多年特教事业的经验和思索进行融合,尝试从孤儿学生的状况、教师对孤儿学生的影响和帮助、教师应使用哪些方法去帮助孤儿学生等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孤儿学生;教育;教师作用

孤儿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因为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这个群体并不小。孤儿教育好坏关系到孤儿将来的命运,长远点说也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所以,摸清孤儿们的各方面表现,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担心害怕什么,通过努力,特别是教师的努力,走进他们的心里,帮助他们成长。教师在和孤儿的交往中,要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自己能给学生什么帮助,努力探索有效的方式去面对孤儿,去帮助孤儿。让孤儿们体会到温暖,体会到属于他们的快乐。弄清楚这些情况,对孤儿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1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与异往比同龄人早: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双亲的关爱,使得孤儿孩子必须面对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他们过早从异性身上寻找温情,求得依托。但由于他们心理、生理的现有特点,当爱情不顺意时,就会变得鲁莽起来,随心所欲的去结交朋友,有的学生甚至辍学。

(二)自卑:由于从一出生就始终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受到父母的呵护,过着幸福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间失去了双亲,他们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沉重打击,也适应不了失去父母后的生活。时间一长,就会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对生活失去希望,严重自卑的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三)自闭:这些孤儿孩子由于失去双亲,性格变得孤独起来,心理有什么悄悄话,不愿意和同学更不愿意和老师主动说。缺乏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

(四)易冲动:同普通人家的孩子比较,孤儿孩子比较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他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认为没人爱护、没人呵护,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2 孤儿教师对孤儿学生成长的作用和影响

(一)注重塑造健康思想品质。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曾说:"不应当把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理解成连续不断的紧张状态。"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关键。孤儿教师对孤儿学生的爱,是孤儿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孤儿学生向上的动力。孤儿教师对孤儿学生的爱,不仅是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因此,可以说面对孤儿教育的教师是孤儿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此外,孤儿教师对孤儿的健康成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孤儿教师是塑造孤儿学生灵魂的园丁,是保证孤儿学生健康成长的保健师。

(二)学习上能排解孤儿学生的烦恼。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因此要针对孤儿学生的实际,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正确方法。在对孤儿学习上,要多给予指导。

(三)行动上能鼓励其战胜困难。孤儿学生因为不自信而不敢挑战困难。越是逃避,也是解决不了问题。作为孤儿教育的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勇于去挑战困难,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

3 教师在孤儿教育中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

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人是有情感的人,在人的情感当中存在着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一个个有个性而又相对特别的孤儿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面对孤儿教育的教师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一)多与孤儿学生交流。孤儿学生的不自信,不相信别人都是缺乏交流造成的,虽然他们不愿意主动去交流,但是作为教师,多找学生小范围的讨论或单独交谈,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二)多鼓励孤儿学生。学生都不是笨,他们都是聪明的,因此要适当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做得更好。

(三)多出手相助。孤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是要比普通健全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有困难的,加上他们心理经常蒙着一层阴影,因此需要教师多多伸出援助之手,也许是鼓励的话,也许是送一本书,都能让他们体会到爱的存在。

孤儿学生的教育问题,要发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只要我们教师和相关人员都献出一点爱心,教给孤儿孩子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想方设法用真情去打动内向的孤儿学生,走进他们的心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未来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孤儿教育事业,有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代蕊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丛书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途径初探 下一篇:关于高校辅导员人格示范问题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