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孤儿家庭寄养村

时间:2022-09-02 08:38:02

走进孤儿家庭寄养村

在乌鲁木齐市以北3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县六十户乡,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大梁村、一个叫八段村。在这两个村子的86户农家里,生活着200多名来自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这种由家庭和福利院签订协议,让孤儿在普通家庭中长大的模式,被称为“家庭寄养”。

从2000年,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在乌鲁木齐县六十户乡的大梁村建立了首个农村寄养点,开始摸索着培训村民当起了“寄养家长”。六年来,村民们凭着天性中的善良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朴素愿望,接纳了这批身患残疾的孤儿,同时,孤儿们的存在也让村里人的生活和思想悄然发生变化。

实践证明寄养不仅能让孤儿的身心发展得到更多关爱,而且还能通过广泛的社会网络为孤儿和弃儿提供支持。

六年中,在这两个“寄养村”里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寄养村,亲身感受着寄养家庭的悲喜故事……

小杰的家:普通农户的幸福生活

“叮铃铃……”放学了!

七岁的小杰背起书包,从教室磨磨蹭蹭往外走,他不想和班里那些跑的飞快的男孩们抢道走,因为妈妈每天都告诉他:“走路小心,不要摔倒了”。小杰的脚不大听话,在他刚出生时是脚心相对的,脚掌没法儿平放在地上,当然也不能走路。他知道,这样的脚叫“马蹄内翻足”,他亲生的爸爸妈妈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不要他的。

走出八段村小学的大门,小杰一边捏雪球,一边学着跑在前面的大孩子用力撞路边的白杨树,“1、2、3”猛地撞一下,树枝上的雪纷纷落下来,掉进小杰的脖子里、小脸上,冰凉冰凉的,让他觉得十分快乐!顺着路走,一会就到了村口。

小杰心里明白这个住着407户农家的村子,就是他最熟悉的地方,而且他还知道村里的甜甜、江江、泽泽、晨晨还有很多小朋友都和自己一样,是从儿童福利院“来妈妈家住”的孩子。小杰并不大理解“寄养家庭”是什么,在他小小的心里十分确定:“妈妈就是妈妈,我家在八段村,我妈妈叫杜小丽。”

“呦,儿子回来了!”杜小丽笑着说。

“三姐!今天吃辣子鸡,妈妈正炒的呢,特香!唉,我问你个组词。”小杰从厨房拐到中间生着火炉的小房子,从床底下掏出个小板凳,挨着正在烤火的三姐坐下。杜小丽自己的孩子是三胞胎女孩,其中老三和小杰最亲。小房的红砖地被火炉烤的热乎乎的,小杰把手放在砖地上,觉得挺暖和,“小杰,吃饭的时候,你给我洗手啊。”三姐立即像个小大人似的教训他。小杰吐吐舌头说:“妈妈把地拖的干净得很,嘿嘿。”

小杰的家,有个小小的院子、几间平房也都是盖了十几年的老房子,屋里没有铺时兴的地砖、地毯啥的,也没几件豪华的家用电器,但是屋里屋外都收拾的干净利索,几间屋子里火炉烧得旺旺的,让冬天里进门的人,一坐下了就不想走。在村里,寄养了福利院孤儿的48户人家,基本家家都住这样的院子、平房,这样既方便残疾孩子进出,也能让因重残而出不了门的孩子,在自家院子里晒晒太阳。

感人的寄养家庭故事

2002年春天,生了三胞胎女儿的杜小丽,原本没有打算寄养孩子,但眼看着同村越来越多的人家都到福利院报名、参加培训、带着福利院的孩子晒太阳、做康复训练,她也动了心。她和丈夫商量:“老公,你看咱农村一到了冬天人就闲下来了,呆在家里不如到福利院带个孩子。日子过的也不富裕,寄养个孩子政府每月能给280块钱生活费,咱们吃的粮食、菜都是自家种的,政府给的钱,咱能攒一点是一点。”在征得全家人同意后,杜小丽终于到福利院设在村里的寄养站报了名。

报了名,杜小丽才真正感受到村里人说的:“寄养孩子可不是容易事。”

首先报名后的初查项目就十分详细:包括杜小丽本人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她家里的住房面积、平均收入,还有家庭成员间是否和睦、是否有不良嗜好、传染疾病等。对于住房、收入等各方面都在中等水平以上,和睦、友好、文明的家庭,福利院才会考虑。

杜小丽条件符合要求,于是开始了培训,在培训班里她学习很认真,她不希望因为考试不合格被刷下来。同时,在福利院的培训课上,平时和她一起下地锄草、浇水、天天围着锅台转的大姐、大婶们也是安安静静,十分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

福利院规定,报名寄养孩子的村民不能挑选孩子,由福利院按照寄养家长的年龄、家庭成员的多少等情况,匹配残疾程度不同的孩子。寄养家庭领回孩子后,首先和福利院签订期限为三个月的《试寄养协议》,三个月后,如果对孩子的寄养情况良好,家长再与福利院续签正式的《家庭寄养协议》,此后该协议一年一签,直至孩子离开寄养家庭。

杜小丽清楚的记得,2002年6月11日,福利院通知她去领孩子,她不敢去福利院,让丈夫去院里领孩子,她在家煮了一锅鸡蛋给孩子准备着,自己一趟趟的跑到大路上张望。看见丈夫抱着个孩子走过来,她又撒腿跑回屋里,不敢看孩子的模样。

“小丽,儿子回来了,你快出来抱抱啊”丈夫一进院子就冲屋里喊。

杜小丽鼓足勇气,从屋里出来,看见丈夫怀里抱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长的浓眉毛大眼睛,她伸手说:“儿子,让妈妈抱抱”。没想到,小男孩头一转,不理她,一声也不吭,她更没想到这孩子来家一个多月后,才肯叫她阿姨,整整一年后还没开口叫她妈妈。

为了和孩子培养感情,杜小丽只要一有空就把孩子带在身边,一遍遍的和孩子说:“小杰,我是妈妈”,每次出门不管小杰理不理她都说:“小杰,和妈妈再见”。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小杰到了四岁还是只喊杜小丽阿姨。

但不论孩子是不是能很快的接受她,作为寄养妈妈,杜小丽很快进入了妈妈的角色,并加入了村里的“康复训练大棚车”,每天带着小杰去家庭寄养服务中心给小杰做足部的康复训练。对小杰来说,康复训练首先就是要矫正脚的内翻,借助外力将双脚向外,尽量让脚掌全部着地。每次康复,小杰的脚都非常疼,常常是小杰在哭喊着外翻脚,杜小丽在旁边跟着流眼泪。

在小杰来到她家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她帮小杰康复训练时,用力有点大,疼的小杰突然喊:“妈妈!疼!”杜小丽一把抱起小杰,眼泪刷的就流下来。那是小杰第一次叫她“妈妈”。

关于孩子的明天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从2000年福利院的第一批孩子走进寄养家庭,六年过去了,目前在200多名寄养儿童中,年龄在14岁以上的“大孩子”已经超过了30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9岁。显然,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寄养家庭中,那么下一步他们该怎么办呢?

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张东芳说,“孩子长大了,只是成人了,但我们希望那些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不仅成人还能成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特别是在寄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得到了家庭的温暖,除了身体的残疾外,他们从身心发展上来说,和正常家庭的孩子很类似,如果这样的孩子仍然转去老人福利院,那么我们家庭寄养的目的还是没有完全达到。”

今年8月,英国磐石基金会和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合作一项专门针对“儿童福利院大孩子”的技能培训项目,基金会出资在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安宁渠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建立并参与设计了一间“青少年技能培训室”,同时该基金会为这个项目设置了一名专业辅导老师。

大孩子们在手工区可以学习到:制作串珠工艺品的基础技术,在模拟生活起居区专门练习如何自己折叠被子、平整床铺,在模拟厨房可以学习简单的烹饪。

张东芳说:“这也是我们院首次和国际项目合作,开展大孩子的技能培训,虽然培训到目前只进行到4个月左右,我们还是很高兴的发现,在这样的模拟教学中,大孩子们在一天天进步”。

记者在走访中,不少家长都提出同样的问题:“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已向乌鲁木齐市民政部门递交了“关于孤儿儿童改寄养为收养”的报告,希望今后能逐步将家庭寄养从农村家庭转向城市家庭,并且鼓励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家庭,能通过寄养考虑收养,给孤儿一个真正的家。

上一篇:三个人的导航台 下一篇:车生活 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