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案件线索体会

时间:2022-10-07 06:20:24

纪检案件线索体会

案件线索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基本保证,如“木”之“本”,“水”之“源”,但是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案件来源于举报,或在案中带出的案件,形成了“无米下锅”的局面。案件线索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反腐败工作。准确分析案件线索下降的原因,认真研究应对之策,对于促进反腐败工作有着紧迫而现实的意义。这里,笔者就如何解决案件线索不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不足的原因,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纪检监察组织自身的问题。

外部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大,客观上遏制了一些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由于单位的知情人担心“一票否决”,或担心赃款被追缴,直接影响本单位和职工的利益,或担心牵连自己,因而不敢报案,造成单位举报线索减少。三是腐败分子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特别是大案要案,多属于深层次、智能型犯罪,一般他们在作案时就作好了防范和反侦查的准备工作,不易发现。四是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由于知情人不如实反映情况,加上腐败分子一般都有“靠山”,关系网密,保护层,既加大了案件线索初查的难度,又延长了初查的时间,给整个查案工作带来被动。五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反腐败形势认识不足,举报犯罪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

纪检监察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举报环节太多,举报人在保密方面感到不稳妥,影响了举报积极性。二是对不立案的案件线索反馈不及时,举报人产生举报后如泥牛入海的感觉,影响了群众举报的积极性。三是个别地方对案件的查处力度不够,缺乏主动出击、敢于多办案、办大案的意识和勇气,影响了部分群众对举报犯罪的热情。四是有些线索因办案能力和水平等原因未能深挖细找,缺少一种契而不舍、细致入微的精神,不善于从具体问题、事件的蛛丝马迹中捕捉案件线索。五是一些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关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政策不好,有的有举报奖励制度但没有奖励基金;有的有举报奖励基金但没有兑现奖励政策等,这对部分群众举报积极性也有所影响。

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提高获取案件线索能力,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至关重要。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不能无所作为,坐等群众举报,而应当大力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动出击,广泛接触群众,了解实情,深入到当前易发案、多发案的部门和单位,发扬“挖洞找蛇打”的主动精神,发掘案件线索。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群众举报中提取案件线索。反腐败是人民的呼声,反腐败离不开人民群众。要大力发动群众举报,畅通举报和投诉渠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一要加强举报宣传。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深入基层、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方式宣传纪检监察职能。要加大个案宣传力度,运用典型案例,宣传查处案件的战果,让群众知晓党和政府惩腐倡廉的决心。要大力宣扬在查办案件中,敢于碰硬,依法大胆办案、秉公执法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反腐勇士的良好形象,以弘扬正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廉政环境,充分调动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二要完善举报制度。可通过邮寄信件或发送电子邮件举报,也可直接到举报中心反映,在保密环节上大力推广设立电子举报箱的做法,实行举报线索专人预查,专人专项负责制,缩小知情范围。三要落实举报奖励。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切实兑现对举报有功人员的经济奖励。四要保障举报人的人身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使举报人免受打击报复,引导群众如实具名举报。五要反馈好信息。使举报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从纪检监察工作中搜寻案件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在努力获取案件举报线索的同时,要依靠自身力量,积极主动挖掘案件线索。一是要提高对自行发现案件线索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走出去,通过亲朋好友的言谈中了解涉案信息,或善于通过报刊、电视等收集、整理各种案件情况和社会信息;三是要增强职业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以职业的眼光洞察和分析各种情报和信息;四是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对案件线索的判断能力。五是在办案中要深挖细查,发现案件线索。在办案中,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遇到疑点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把工作做的细致些。一发现蛛丝马迹,就要顺藤摸瓜,盯住不放,一追到底,挖掘“案中案”、“窝案”、“串案”。

3、从执纪执法部门中收集案件线索。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牵头,逐步建立和实行执纪执法部门案源联系制度,经常沟通情况,搞好协调配合。一是加强同行政执法机关和其它司法机关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明确线索移送机关和接受机关的责任,形成打击腐败分子的合力。二是通过财务和审计部门了解在实施财务监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以及违纪违法重大疑点问题,从中捕捉线索。三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及纪检监察机关各业务室之间的联系,相互移送案件线索。

4、从新闻舆论中捕捉案件线索。只要注意认真分析,新闻舆论中有许多案件线索,包括涉嫌贪污贿赂犯罪线索,涉嫌渎职犯罪线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利的犯罪线索,侦查机关在侦查工作中违法办案线索等。对于从新闻舆论中发现的线索,纪检察机关要及时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并及时向新闻单位或记者反馈。对新闻单位、记者的查询,要及时答复。

5、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中挖掘案件线索。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这些问题又大多与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以及如何使用权力的问题相联系。随着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少数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经不住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千方百计钻政策不配套、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的漏洞和缝隙,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活动。但是,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总会露出蛛丝马迹的,会被群众所察觉并引发群众强烈不满情绪。所以,只要我们善于从群众的情绪、群众的呼声中多思、真查,就不难查不出违纪问题来。

6、从专项检查中寻找案件线索。专项检查主要是重点检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职责和党纪政纪、法规、制度、指令、工作程序并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阻挠和干扰经济发展的各种错误行为。在专项检查中,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做到搞一项成一项。要对检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注意违纪违法案件比较集中的管理环节,从中发现线索。同时,注意通过过执法监察、专项治理、纠风治乱、行政效能监察等工作,发现线索,努力拓宽案件来源和揭露腐败的视野。

7、从安全、质量等事故中了解案件线索。调查处理安全、质量等事故是保障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纪检监察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参加对安全、质量等事故的调查,并把对安全、质量等事故的调查与惩治腐败紧密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形成安全、质量等事故的深层次问题,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中注意发现违纪线索。对因为循私舞弊、贪赃枉法、权钱交易、严重等腐败行为酿成事故的责任人,一经查出,严惩不贷;对安全质量工作负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也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疏于管理、监管不力的责任。

8、从经济责任审计中获取案件线索。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内执行财经纪律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责、是否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这种审计方式比较科学、客观,能够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这项工作中,要注意发现案件线索,深挖细查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要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同审计部门之间移交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协调机制,高度重视审计部门提供的案件线索,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查,依法依纪作出处理,以严格的纪律保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实效。

9、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案件线索。有非法收入的违纪违法人员,他的生活质量肯定与他的正常收入所能维持的生活质量要阔得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线索就在衣食住行中:一看住房。一些手中有权的官员或普通干部建起了小楼房或购买了别墅,有的还有几套,造价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几百万元,明显超过正常收入。二看穿衣。一些公务员,一身名牌,一件衣服动则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一块手表几万元,仅靠工资是肯定消费不起的。三看抽烟。一些公务员抽烟的档次越来越高,一包烟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甚至几百元,一个月的烟款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仅靠工资的话,连抽烟的钱都不够。四看子女培育。有的官员的子女从小就进贵族学校,户口迁入大城市,自费到国外读大学,这笔钱可不是工薪阶层所能负担得起的。以上表现就是明显的线索,只要善于观察,敢于查处,案件线索则会源源不断。

总之,开辟案源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抓住人的因素作文章,对内要完善机制、强化素质,对外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只有内因和外因有机地相结合,走群众路线,纪检监察机关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案件线索,使反腐倡廉工作立于不败之地。(林昊)

上一篇:双联双促措施通知 下一篇:干部科技素质暨创业培训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