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时间:2022-10-07 06:0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心力衰竭、氧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酌情加减。 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疾病,常发展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发生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虽经治疗预后仍不佳,其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二位[1]。2002-2007年对收治的COPD急

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57~78岁、平均(63.0±5.0)岁,病程12~37年,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畏寒、发热等,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COPD加重期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心力衰竭、氧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调整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基本方:苇茎30 g,薏苡仁30 g,桃仁30 g,冬瓜仁30 g,丹参20 g,鱼腥草20 g,刘寄奴20 g,大黄10 g(后下),当归15 g,川贝母15 g。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酌情加减:偏于痰热者加黄芩10 g,桑白皮10 g;偏于痰浊者加苏子10 g,莱菔子10 g,白芥子10 g;偏于阴虚者加五味子10 g,女贞子10 g,桑椹子10 g;偏于气虚者加茯苓15 g,山药20 g。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哮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显效、有效、无效;②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观察组显效20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死亡2例,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死亡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7, P

2.2 不良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如患者出现症状的加重和(或)需要增加药物的治疗剂量,称为COPD的急性加重。肺心病急性加重是引起肺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各种并发症所造成,临床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除纠正心力衰竭、氧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关键,可能对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急诊和住院率、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从而对减缓肺功能的减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帮助[4],但多有反复使用抗生素,故往往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或产生霉菌感染,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5],而且部分患者需使用激素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单纯中药治疗又因其取效缓慢而难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因此,积极寻求中西结合方法,扬长避短,是治疗突破的有效途径。

中医认为,CDPD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随病期不同有所侧重,急性加重期以痰(热)瘀阻为病机关键[6]。本研究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拟清热、涤痰、活血化瘀为法,中药基本方中苇茎、鱼腥草清肺泄热;冬瓜仁、薏苡仁、川贝母利湿化痰排脓;桃仁、刘寄奴、丹参、当归凉血活血化瘀;配以大黄通腑泄热,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使肺热(里)从大肠(表)而出。体现了“通”的原则,使“痰”、“热”、“瘀”之邪,邪有出处。本方药性偏凉而不寒,因PD患者多久病体虚,未用芩、连、石膏过寒之品,恐伤脾胃;未用麻、桂辛散之品,恐伤气阴。在辨证基础上加减用药,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原则。现代研究证实,当归能降低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经当归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与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的改变呈明显正相关[7],李素云等发现丹参能改变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通过抑制钙离子的内流,直接扩张小动脉,降低肺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改善肺血管顺应性及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8];薏苡仁油能使肺血管显著扩张,从而增加肺血流量改善循环;桃仁所含挥发油(苦杏仁油)亦有杀菌作用[9]。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至于它是否能减少肺部二重感染发生的概率及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16-191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6.

[3] .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57-58,60-66.

[4] 谢灿茂,周宇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5):346-348.

[5] 瞿梅,许文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6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7,23(4):6-8.

[6] 李建生.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实践与若干思考.河南中医,2005,25(5):13-15.

[7] 许东阳,李光绍.当归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87-189.

[8] 李素云,马利军,吴其标,等.益气活血开窍法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10.

[9] 娄志杰,韩向莉,赵建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6例.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21-2822.

上一篇:无创性鼻(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 下一篇:宫颈糜烂临床治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