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10-07 05:00:32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诗词语言精练,想象力丰富,情愫真挚,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情感陶冶的最佳素材,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解读古典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因此,强化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组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读懂不太难理解的古代诗词、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以及尝试诗歌创作。

1.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教材,精讲与比较阅读相结合

因课时限制,教师与学生要将教材所选古诗词全部精讲精练不太可能也没必要。教师应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教材。教师可以将同题材的诗词、同时代或同风格的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寻找契合点,编成组合,将诗词重组,如根据诗词内容可分成送别诗、边塞诗、思乡诗、爱情诗、登高诗、抒情诗等等,根据结构形式可分格律诗、自由诗,按句式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育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相同主题或题材精讲一首,其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完成,精讲与比较阅读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与时代意义。

例如,抒情诗中的咏史诗与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词创作的人文背量,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诗歌大多短小精悍,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我们无法仅从诗歌字面上看不出来作者的感情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古诗词作品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借助于标题、作者简介、注释、细节等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及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为学生的自觉自主阅读做好准备。如苏轼,我们在课文中学习过他的作品,那么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坎坷的人生经历,复杂的思想都应该被同学们了解掌握,这对于理解苏轼的作品很有好处。

3.古诗词教学要进行整体规划,强化必修课的主导性,增强选修课程的自主性,拓展活动课的多样性

教师应注重必修课程实施过程的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与反馈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需求,让学生有扎实诗词阅读鉴赏的基本功,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教师应利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如举办朗诵会,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诗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古诗词鉴赏技巧的训练

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古诗词鉴赏技巧的操练。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引导学生抓主旨,抓关键句,抓诗眼,抓对诗人了解,抓诗题,抓注释;在诗词表达方面,抓意象、意境,抓表现方法、表达方式,抓修辞等等。要练出感觉,练出方法,练出对诗词鉴赏的最准确表述。

5.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深远意境,仔细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1)在意境中品味词、句

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倍觉故乡的月更明。

(2)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

为了合乎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3)要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常见的有: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通感(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还有设问、拟人等。

(4)要了解典型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之分。

6.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音乐及影视与作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音乐及影视与作品,创设丰富多彩与生动形象的古诗词教学情境,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求知欲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积极参与审美鉴赏活动。

三、结束语

古诗词鉴赏是综合性较强、能力层次高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改进自己的教法,重视学生古诗词知识的积累,并培养学生养成多读名作和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的习惯,开拓思路,找准鉴赏的切入点,扩展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同时要求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其林.《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9,(05下).

[2]周兴尧.《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思考》[EB/OL].fjlczxy.blog.省略/blog/static/6555249420110260485549/.

[3]杨晓飞.《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文天地.2010,(12).

上一篇:实实在在的题目 扎扎实实的训练 下一篇:觅乡音 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