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

时间:2022-10-07 04:21: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现代化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主题是如何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摆脱落后,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但这一主题在中国近现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即总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形成三大成果,创立了三个理论体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个理论体系的主题有两个:思想的主题是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进而推进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同一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和发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一国两制”下统一中国。

一、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主题和思想

直到l9世纪前期,中国仍陷于封建主义的沼泽地而难于走出,仍然以天朝大国、中央之邦自居。鸦片战争的结局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惊醒,看到了中国上层统治集团的无能和国家的落后,认识到必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两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把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之险。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失败证明,中国农民阶级是打破腐朽的皇朝统治和反抗列强侵略的主力军,但它跳不出封建主义旧框架,不可能建立起新的现代社会。地主阶级中顽固派占绝大多数,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力量;其改良派所尝试的自强新政和清末立宪既不能救己,也不能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百日维新,试图救国,但在被封建顽固派镇压之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成功地了中国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第一个伟大成果,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由于民主革命派力量太弱而又未能发动和借助农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北洋军阀政府在民国幌子下继续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成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工具。在北洋军阀灭亡后建立起来的新政权仍然是背离民众利益的专制独裁政权。

正当中国陷于困境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中国的革命力量,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立后就开始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以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和文明。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准确抓住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反帝反封建。党成立后领导了两次革命高潮,又经历了两次重大失败。这一历史证明:中国革命没有马列主义指导不行,但只有马列主义而不会使它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体系,革命仍然不能胜利。遵义会议前.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未达到成熟.不可能在革命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遵义会议确立了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党在思想和组织上基本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党的历史的第一次伟大转折。对于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第一次飞跃具有关键意义。遵义会议前.就已成为开创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主要代表。早在大革命失败前,他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及在此问题上的右倾危险;大革命失败后.他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并在农村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遵义会议后他和中央其他领导人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战胜了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把革命的大本营奠定于西北,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以为首的党中央以民族矛盾为主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方针,经过八年抗战,取得中国近代史上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战结束后,政府拒绝人民实现和平和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内战。和党中央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了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列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形成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思想.并在“七大”被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论和社会主义论两大部分;其主体内容是新民主主义论,其中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思想的活的灵魂则是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思想中最有深远意义的精神财富。发展思想主要是发展其活的灵魂。

思想之所以能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它成功地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它准确地认清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即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此前.民主革命派领导的多次革命都失败了,辛亥革命胜少败多,主要根源在于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座大山”,主要在于不仅成功地领导和依靠了农民,而且是以农村为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为主要特征的革命道路。“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主要成果是形成了思想的科学体系,“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取得新型民主革命的比较彻底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并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前提。

二、建国后全党工作面临的主题和邓小平理论

建国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总任务,一是社会改造,二是全面而有重点的建设,建设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后者显然重要得多。因为社会改造是为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的。从1949年一l95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文化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然,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曾出现许多问题,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未实现。建国后的前29年,我们党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村{结合的历史中取得r一些重要成果。1981年党的“历史决议”集中概括了“”前十年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即、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和邓子恢等人的正确观点,这些观点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新成果。十年“”是全局性的错误和浩劫。但党内正确倾向在抵制严重“左”倾错误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正确认识,这些认识也属于思想的体系,又是邓小平理论的萌芽。

建国后前29年中国发展的曲折历程证明,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思想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没有系统地解决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指出:“粉碎‘’、结束‘’后,中国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开辟r改革开放和集中力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和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成果。

建国后20多年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脱离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背离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造成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断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起点就是对“左”倾错误的系统纠正,同时又坚持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统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理论回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问题,指导全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邓小平理论实际上早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但其主题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却不一致。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的代表性观点实质上有两种: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或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观点。其侧重点在社会主义;以“发展”或者“现代化”为主题的观点,其侧重点在现代化。只强调社会主义或只强调现代化,都或多或少脱离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笔者以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如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此。首先应以邓小平的论述为依据。1978年l1月25日,他指出:现在中央的路线,就是安定团结,稳定局势,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天后他又指出: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我们现在议的就是怎么万众一心搞四个现代化,中心议题就是这个。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标志之一。这次全会后不久,他说:“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不抓住四个现代化,……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在搞清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前提下,邓小平对现代化及其实质即发展强调得更为突出:“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硬道理是带有根本性、绝对性的道理。有的学者认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主题,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总目标……是为r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从l6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封建制度既衰老、又顽固,日益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1840年后又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现代化进程屡受挫折。新中国的建立本来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左”的一套又使中国的发展耽误了20年。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改革。于是改革和建立新体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即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改革开放是途径或手段,发展或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是目标或目的。

其次,应以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定位为依据。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一年后,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了这一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指明,邓小平理论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即主题就是如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因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解答了这个主题,他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三,从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来看,它不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而且是一种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现代化思想的统一。只有与现代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才是够格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说:“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我们搞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自l7世纪以来,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最不可抗拒、无可争议的基本趋势就是现代化,所谓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潮流就是现代化潮流,其主要内容是科技革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与民主化和法治化。二战后实现独立的国家和地区,一小部分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绝大多数走上资本主义或中间道路,虽然道路不同.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摆脱落后,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却是双方面对的共同课题。“四小龙”之所以声誉鹊起.是因为它们抓住各种有利条件实现了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模式中与现代化相背离的种种“左”的空想和错误,同时排除右的干扰,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密切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模式的创新。把中国的现代化推进到史无前例的新阶段,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达到新阶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大挫折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却风景独秀,被誉为奇迹。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2l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仍然是现代化即发展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以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通知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发展是主题”没有实质性区别。“第~要务”是对“主题”的强调或强化。以发展为主题就是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因为自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上升为现代工业社会,从专制和人治转变为现代民主和法治,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创新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我国社会目前仍是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二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现代化,由二元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则必须坚持、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与以发展为主题实质上也是一致的,因为邓小平早已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这就是发展。由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同一的,同志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由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这一主题即总目标没有变。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我们党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不会有大的改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是现代化,我们党首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如所说:“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其次,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或者说就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以代替落后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精华将融人中华现代文化,落后的糟粕将被淘汰掉,现在一些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实际表达的是文化保守主义,是违背发展或现代化的。在今后20年内.发展即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维护、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一篇:为“学术型研究生”论 下一篇: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