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正面临着艰巨的全球挑战等

时间:2022-10-07 04:16:44

中国模式正面临着艰巨的全球挑战等

中国模式正面临着艰巨的全球挑战

30年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有利益也存在风险。当前,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中国需要更多地把重心放在发展来自内部需求支持的经济增长上,尤其是个人消费方面。而且,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把中国过度地置于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中,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一波5年增长之后,现在有充分理由使中国对美国引发的世界GDP增长的减速感到忧虑。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还使世界上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成为令人担忧的逆全球化反冲的焦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公民,中国必须正视这些利害关系。作为当代历史上最为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正面临着艰巨的全球挑战。(据史蒂芬・罗奇 文)

“政府公平悖论”的解决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极不均衡的方式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公平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改进,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凸显了政府的社会责任,社会不公的存在反映了政府社会责任的缺失,政府应承担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众的普遍诉求。但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着一个悖论性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称之为“政府公平悖论”,即政府既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有可能因诸多原因导致不公平现象的滋生。克服政府公平悖论的重要途径是建立法治基础上的政府问责制,依靠法治对政府的非公共性倾向进行纠正,通过问责推动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并运用法制将政府的社会责任制度化。(据陈国权 王 勤 文)

比粮食短缺更紧要的是政治智慧短缺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一些弊端开始浮现,很多人重新论证:马尔萨斯就是错了。事实上,过去300年来证明马尔萨斯错误的那些机制,今后并非一定会继续发挥作用。正如马尔萨斯没能预计到绿色革命、福利制度、全球贸易等因素,嘲讽马尔萨斯的人又有几个当初预见到生物能源、人口大国崛起、金融机构炒作粮价这样的因素呢?所以马尔萨斯到底是对是错,要回答这个问题,三百年可能还是太短。不过说到底,马尔萨斯到底是对是错,还是取决于我们的政治体系,鼓励技术创新,保护自然环境,缩小贫富差距,调控金融风险,都是政治能够积极推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比粮食短缺更紧要的问题,是政治智慧的短缺。(据刘 瑜文)

当前理论学术界关于 解放思想的研究述评

四种提法

“第三次解放思想”。这次解放思想的标志是同志“6・25讲话”和党的十七大。

“第四次解放思想”。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次思想解放发生在1997年,以同志“5・29讲话”和党的十五大为标志。

“继续解放思想”。官方和正式文件一般以这种称谓为主。

“新一轮解放思想”。一些学者只是以“新一轮解放思想”来称谓,以显示与以往的解放思想不同。

尽管对此次解放思想有如此众多的称谓,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体现了“新”字。

四种指向

关于此次思想解放的指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解放思想就是针对政治体制改革而言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有所突破,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

解放思想是针对各个不同领域而言的。解放思想应该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解放思想是针对体制机制而言的。从体制性拘谨中走出来,形成一种舒展而自由的体制和社会氛围,是解放思想的一项根本内容。

解放思想是针对“人”而言的。解放思想应该体现在“人”上,即把人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来解放。

关于解放思想的主体

任何社会实践都有一个主体的问题,即谁是发起者,谁发挥主导作用。解放思想主要有官员主体论、群众主体论、共同主体论。共同主体论认为,此次解放思想的主体是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党和政府部门、普通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

基本动力

“变革推动说”。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瓶颈,我们面临着改革攻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弥补历史说”。1978年思想解放和1992年思想解放的共同点都是从传统的思想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思想解放留下的遗憾是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未能匹配。这个遗憾需要在我们这次思想解放中弥补。

“群众利益说”。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广大群众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迫切愿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热切追求。

具体举措

目前,人们对具体举措的看法,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扩大经济自由;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科学发展;系统加以推进。

尽管对解放思想具体措施的论述各式各样,但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和主题就是改革。(据李英田 文)

“四书”

解救不了道德的脱序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任何公民本来都应当受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所有真正关心道德问题的人,请对那些总想“在日常事务平静表面下”尝试“复活旧罪恶”的企图保持足够的警惕;一切冀图仅仅在道德领域内寻求道德问题解决方案的人们,请不要忘记康德老人的谆谆告诫:“一个民族良好道德的形成,首先就要期待于良好的国家体制。”(据陈心尘 文)

“国学热”和国势有关

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国学热”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以有“西学”,才有“国学”。国学本身热不热,和我们自己的国势有关。现在中国好一点了,外国人就会注视中国,希望了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怎么回事。我在外国也跑过一段时间,多数外国人真不了解中国,当然汉学家、中国通例外。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太清楚,他们总搞不明白,就跟中国人不了解外国一样,中国人只懂麦当劳。这是不行的。(据李学勤 文)

上一篇: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十个“陷阱” 下一篇:网络民主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