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卡明斯画诗及中国设计诗书写变异手段之异同

时间:2022-10-07 03:13:16

谈卡明斯画诗及中国设计诗书写变异手段之异同

摘 要:20世纪美国诗人卡明斯是世界现代主义诗人中出类拔萃的代表,他的诗新奇古怪、独具一格,他将自己的诗称为“画诗”。近来,中国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的《设计诗》也以其独特新颖、创意十足的作诗方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拟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分析卡明斯画诗及中国设计诗的书写变异手段异同,旨在探索两者语言变异的文体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类似视觉诗诗作。

关键词:卡明斯;设计诗;书写变异

在文体学上,语言变异是指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其目的在于造成一种“突出”的语用效果。变异的种类有很多,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将变异分为“语音变异、书写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和历史时代的变异等八类”。变异是为了达到前景化,制造引人注意、创造新奇的效果。从美学目的出发,对常规语言从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异能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书写变异作为语言变异的一种常见形式,能直观地体现作者的语用目的。

广义来说,书写是指语言的视觉载体,书写涉及到字母、数字体系及标点、大写、标题、括号、图表、段落空格等。书写变异经常被用在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需要可以制造形式多样的书写变异,以此创作出新奇有趣的诗歌,这不仅制造了丰富的美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还激发了读者品读玩味的兴趣。

著名语言学家穆卡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语言的精髓在于对常规语言的违反,这种系统的违反使得诗歌语言成为可能,没有变异,就没有诗歌”。在书写变异的应用上,美国诗人卡明斯可谓首屈一指,他在通过书写变异技巧达到视觉印象上的花样翻新方面可谓登峰造极。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曾在巴黎学过绘画,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将自己的诗成为“画诗”,因为他的诗基本上都是画。他注重诗歌的视觉效果,以诗行排列组合出生动的形式视觉,极富艺术性。卡明斯谢世半个世纪,他奇特的诗歌作品,至今仍受关注。而今,在中国的诗歌创作者中,也出现了一位诗人兼设计师朱赢椿。他于2011年12月出版的诗集《设计诗》中,收录了数十首由视觉画面构成,只有设计师才能完成的新型中国诗歌。每首诗虽由汉字写成,但由图形传意,将现代诗与文字设计新颖地结合起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热力追捧。朱赢椿的设计诗与卡明斯的画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虽所处的历史时间不尽相同,但同作为视觉诗,都充分调动了书写上的各种元素,将视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实践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追求。总体来说,他们二者在书写变异手段上的具体做法是:从诗的外形上,通过不规则的音节、字母、标点符号、句法和印刷格式赋予文字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从而强化诗的内在想象,传递诗的内涵。而鉴于英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二者在书写变异手段上存在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笔者将从两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卡明斯画诗及中国设计诗在文字变异技巧上的相同点主要是通过空间排布与留白制造视觉图案和通过字符拆分与重组强化视觉形象。以下将通过具体的诗歌例子对相同点加以说明。

一、通过空间排布与留白制造视觉图案,在排列诗歌的模式上进行变异。从传统意义而言,诗歌一般遵循左边对齐,右边不规则的竖行排列原则。然而画诗和设计诗都打破了这一传统,通过图示直接反映了诗人们的意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卡明斯的诗歌《蜂鸟》。《蜂鸟》一诗中从头到尾没有大写字母,连我(I)也用小写,以此表现蜂鸟的小巧。诗歌前半部英文字母长度逐行递增,后半部分英文字母长度逐行递减,如此均称地组成鸟的双翼,中间最长的一行象征蜂鸟的头和尖嘴,这样整体的版式形成一只张开双翼的鸟的平面图案。卡明斯还在另一首诗歌中通过大片的留白,建立起一份报纸的整体空间画面,折射出一张旧报纸皱巴巴的立体形象,可谓别出心裁。同样在《设计诗》一书中,视觉版式这个技巧也得以体现。例如《牙掉了》一诗通过“牙”字组成牙齿排列的形状,展现牙齿掉落的样子;《向往自由的鱼》将文字排成鱼缸的形状,呈现鱼在鱼缸中游的效果。另首诗歌在描写流星的部分虽只有一句话“一颗闪亮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划过长长的弧线落在不远处的村庄”,但是作者将这句话模仿流星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划落的样子排版,并让字体越来越小,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流星划落天空直至消失不见,让读者有了逼真的视觉体验。通过文字空间排布进行排版变异是重要的相同点,惟妙惟肖,体现出了视觉诗的动态理念。

二、通过字符拆分与重组强化视觉形象,大量运用“碎片化”、“图片化”、“拼贴”、“重组”等技巧,增强读者的主动阅读性和阅读兴趣。为了使呈现诗中描写的视觉形象,卡明斯按照立体派“把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解体,然后加以主观的组成”的主张,大量使用拆字和迭词,这个书写变异手段在他的脍炙人口的名作《l(a)》中应用得最为充分。这首诗包括了四个英文单词:a leaf falls,loneliness;卡明斯将这四个英文单词拆开,加上括号,竖着排成9列:l(a,le,af,fa,ll,s),one,l,iness,并按1、3、1、3、1这样一个十分工整的诗歌形式分成5小节诗。通过这一符号的拆分,“孤单”这一抽象概念和“一叶落下”这一具体形象之间联系了起来,读者仿佛感受到落叶飘零的凄凉,也感受到形单影只的落寞。在字符合并重组技巧上,卡明斯在《野牛比尔死翘翘》一诗中,为了表现野牛比尔开枪出手快准狠,他将one,two,three,four,five五个单词不加空格和标点地练成字群,还把pigeions just like that连在一起,以表现鸽子一一应声落地就象他开枪那样神速。《刹那花开》这首设计诗中,诗人在诗的结尾,巧妙地将“花”这一汉字所有的笔画拆开散落,呈现花瓣散满地的意境,与前文对比,形象地体现了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心》也设计得巧妙,通过单个字的比划拆分与重组展现了心灵相遇和分离的画面。

然而,英汉文字又有较大的差异:汉语是象形文字,是独立的方块字而英文词是由的英文字母构成的,有大小写之别,也易于拆分。汉字都是单音节的,而不像英文那样是一串字母。所以在诗歌的书写变异上也出现了各自的特点。比如英诗可以通过印刷符号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完成书写变异,而中文由于其方块字的特性,能够通过汉字上下左右的排列、汉字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深浅及汉字的虚化达到视觉上的效果。

在卡明斯的画诗中,诗人灵活借助英语字母的特点,通过大小写、标点及拼写的变异使得字母达到了重点突出的作用。如诗歌《in Just》中,balloonman在诗尾变成balloonMan来暗示孩子的成长过程。《蚱蜢》一诗里,卡明斯把英文蚱蜢grasshopper这个词的11个字母颠三倒四、忽大忽小地排列,乍一看都是混乱的字母拼写、残缺的单词碎片,如r-p-o-p-h-e-s-s-a-g-r,PPEGORHASS,gRrEaPsPhOs,到诗最后一行惊现一个完整单词,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杂乱拼写都是“grasshopper”这个单词的变异,再看这首诗,之前的杂乱无序立马有了意义。诗中还把leaps拆开并用大小写排成l/eA/ ! p/S,把arriving排成a/r/rIvInG,目的也是为了表现一种跳跃感。这样一来,整首诗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生趣盎然的图景,一只时隐时现、上蹿下跳的蚱蜢形象跃然纸上。除此之外,卡明斯还在他一句诗mOOn Over tOwn mOOn中通过大写字母的使用来使字母成为美术符号,表现一轮满月在城镇上空移动的形象。以上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都是借助了英文的标点、大小写及拼写的特点,体现了英诗在书写变异上的独特之处与美感。

就像上文提到的,汉字也可通过上下左右的排列、汉字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深浅及汉字的虚化等书写变异手段实现表情达意、加强视觉观感的效果。《设计诗》中的一些诗作就充分利用了这些技巧。如《汤太咸了》一诗通过文字颜色的由深变浅来展现味觉体验,用直观的视觉来体现味觉,有通感之效。《刹那花开》诗中通过“花”这一汉字的不断放大展现花开的过程,将文字逐渐图像化,仿若一朵花真的在眼前盛开。还有一首,诗句为“前年,我一个人生活,人像神仙一样快活的人;去年,我两个人生活,从此变成另一个人的随从;今年,我三个人生活,众人只把我当成最忠实的听众。”三段竖排设计,每段加黑加大突出了“人”“从”“众”三字,递增变化形式感强。另一首描述列车飞驰的窗外景象时,“青山,绿柳,老牛,农夫”四个词语是虚化的模糊设计,就像人坐在飞驰的车里看到的窗外景象。所举均为《设计诗》一书中运用书写变异的典型例子,充分结合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无疑是对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一场革命。

以上即是对卡明斯画诗及中国设计诗在书写变异手段上的异同比较,熟悉掌握二者的异同能帮助广大诗歌读者更好理解诗歌、品味诗歌。在理解过程中,读者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对文本自上而下的宏观把握与自下而上的局部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对书写变异及其它各类语言变异的敏感度,尽力体会前景与背景、常规与变异之间的细微差异。

此外,卡明斯的画诗和设计诗都属于视觉诗,它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及变革。卡明斯承上启下,以他的特色、以他独具风格的语言技巧发展了这种形式的诗歌。而中文的所谓“设计诗“,在宋代就有类似诗体,但设计诗、视觉诗在中国一直没有形成主流。近年来,随着人们走进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电影、电视、创意广告、多媒体、网络等媒介使得视觉文化越来越流行,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传统诗歌必然要受到很大冲击,视觉诗正好可以在图像和文字之间找到新的结合创新点,来拓展诗歌的道路。伴随着朱赢椿的大师《设计诗》的风靡以及越来越便捷现代的印刷排版技术,笔者相信,设计诗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效仿和使用,除了一般的文学诗歌创作,还可用于海报设计、广告设计中。同时笔者认为,更加多元化的书写变异手段将会被应用到设计诗中,比如使用阿拉伯数字、希腊罗马字符、法语意大利语或其它字符号@、#、&、*等,甚至使用对汉字的扭曲变形处理或进行彩色印刷将多彩颜色的元素加入其中,彻底打破中规中矩的传统诗歌模式。

变异语言是诗歌的一大特色,而书写变异正是变异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卡明斯画诗和中国的设计诗虽同属视觉诗,但由于英汉语言文字的不同特点,两者在书写变异手段上也有所异同。掌握这些异同能更好地理解视觉诗、创作视觉诗,通过各种书写上的花样翻新给诗歌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Leech.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朱赢椿.设计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4]黄家修.文学语言的诗性结构与审美功能[J].现代外语,1995(4 ).

上一篇:新形势下学校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校园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