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7 01:44:32

“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学徒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营造有效教学环境;最后,教师还应该有效规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认知学徒制”注重知识的推理方式,而不是注重知识本身。很多人对于认知学徒制的概念还不太熟悉。事实上,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式,这就是认知学徒制的体现。通过将认知学徒制运用到小学信息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书本内容,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提不起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学徒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学习。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注重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重视。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不太高,有时候学校为了节省开支,会让语文教师或者思想品德教师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职责。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主动运用认知学徒制,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4课“我的电脑窗口”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前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和“电脑窗口”相关,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窗口”操作,并对“窗口”组成进行了解。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电脑操作。因为“认知学徒制”注重的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双击电脑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电脑上就会出现一个矩形区域,教师就向学生解释这就是“窗口”。这时候,教师应该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讲解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关于所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印象,使得学生的信息基础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营造有效教学环境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只顾着自己讲课,很少和学生就某个知识点展开互动和讨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偏低。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通过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比如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9课“填充颜色”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填充颜色”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颜色填充”以及“放大镜”。教师应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作答。教师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展开互动。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切入知识点,问学生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以及原因所在。然后让学生观察电脑中的两幅一样的图片,一幅图片有颜色,而另一幅却没有颜色。然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颜色填充”工具,补充那幅没有颜色的图片中的颜色。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三、有效规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而不进行必要的拓展,使得学生不能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规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并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于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比如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矩形”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规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圆”和“矩形”等画图工具进行认识;而较难的教学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圆”和“矩形”等画图工具。通过这样的划分,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变得游刃有余,合理调控整节课堂的时间安排。所以由此看出,教师应该有效规划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教学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书本内容,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提不起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用“认知学徒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营造有效教学环境;最后,教师还应该有效规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上一篇:动车组车载运行环境安全监测系统的研讨 下一篇:第一节 对话描写的角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