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话描写的角色意识

时间:2022-10-27 01:55:43

第一节 对话描写的角色意识

曾听过这样一则趣谈:有学生写作文篇幅太短,不能达到作文要求的字数,于是请教老师,老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字数不够,对话来凑。”

如果这位老师的说法也能算是成功经验的话,作文中人物语言岂不就成了“年三十逮的兔子―― 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而且对话的多少全凭作文字数要求而定,想多写就可以恣意胡侃;字数够了没有对话也可以。这则“趣谈”虽是误区,但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作家在小说创作时也践行着这一说法:作品中没有背景,没有神态、外貌、内心、动作描写,全用人物对话堆砌而成。厚厚的一本“巨著”竟成了没有人物表演的“多幕对话剧本”。

学生作文不同于这类追求字数的文学野史(一般情况下也不同于剧本),而是要求在一定字数范围内全面呈现学生的写作素养,所以不能单用对话或者一种单一的描写方法来占领绝大部分作文空间。

但是,由于人物语言描写是写人记事重要的表达技法之一,所以一篇文章中用一两次对话突出人物个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话描写空间小,更不能无病,要充分利用这狭小的语言空间凸显它的实用价值:折射人物内心,表现人物品质等内涵特性。

人物语言描写要写出人物的共性特征,也就是一个群体或阶层的语言特征。比如,同学们一块交流,口头表达的内容多为学习以及学习之外的童年生活;老师的语言特征多为针对学生的优劣引导或批评等,但仅有共性是不够的,描写时还要在共性中体现人物的个性,因为只有个性的语言描写才能达到表现人物生动传神的效果。比如,同是小学生,一起放学回家,有的说回家还得补写作业,有的说吃完饭上网玩会儿游戏,而小花却说:“不跟你们聊了,我得赶紧回家做饭。”再补写原因:小花的爸爸、妈妈下岗后,再就业找到的工作十二点半才能下班,他们没有时间为小花做饭。小花每天中午要做好一家人的饭,等着疲惫的爸爸、妈妈回来一块吃。这样的人物语言就写出了特定背景下的人物个性。

人物语言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描写的目的是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人物的修养、身份、爱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情况,但是如果语言描写不符合人物身份,或者充满生硬的说教色彩,缺乏鲜明的个性,就写不出人物的特征。比如,一位小学生作文中写:一位满脸皱纹的农村老奶奶请一位老先生写完对联时,称赞说:“哎哟,老先生,你的书法功底真是了得啊!看,那笔锋多传神,笔法多遒劲呀!”书法专业术语与满脸皱纹的农村老奶奶的知识修养不相符。这样的语言描写,势必会影响人物的真实个性。所以,作文中描写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

我们不妨记一记:老实人说实话;狡猾的人说谎话;聪明人说婉转风趣的话;木讷的人说直来直去的话;聪明人不会说傻话;傻子不会说流畅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的人说不同的话。

练习1:根据故事情境补写人物语言。

从前,一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位是厨师,一位是裁缝,一位是车把式,还有一位是船夫。谁家有红白喜事,打架闹矛盾的,都会请他们四人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闹分家,请这四个人去说和。这四个人便先到厨师家开碰头会。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别锅碗瓢盆分不清。”裁缝:“衣不大寸,裤不大分,咱们按老规矩来。”赶车的接过话茬儿说:“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绕弯儿就行了。”船夫最后说:――――――――――――――――――――――。

想一想,这四个人物说话有什么特点?

练习2:把下面人物的语言写出来,要符合人物身份,要体现交流文明。

1.向陌生人问路:

指路人的指示:

2.学生向老师请求参加排球赛:

老师的答复:

3.家长和孩子讨论考上大学的重要性:

4.老师就要进班了,组长催促大家赶紧交作业:

5.两个小朋友自夸读书速度快:

上一篇:“认知学徒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经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