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护好奇心,实验教学要有方法

时间:2022-10-06 11:50:39

浅谈保护好奇心,实验教学要有方法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有学生问朱棣文:您得了诺贝尔奖以后,仍在研究领域非常活跃,您是怎样保持研究激情的?朱棣文答:对我来讲最有兴趣的事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实验室里,不断通过探索,将自己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找到答案,就能使自己的学术思想保持年轻。这一问一答虽然风马牛不相及,却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实验教学。

在上中学时,我基本没有做过实验,快毕业了,学校里来了一批显微镜,由物理老师调试好,让学生看看,当时老师就告诉学生别乱动,小心弄坏仪器。作为学生的我也怕弄坏仪器,心惊胆战地看看显微镜,心中无限好奇,但什么也没看到。后来上大学了,每位学生一台显微镜,我才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生物教师,看到实验室的器材很多,也热爱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师实验教学经验不足,指导学生实验教学方法不当,出了一些问题。常见问题:实验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一个班学生50——60人,指导教师就一个,有些学生不听指导,不看书,高兴地忙着胡乱使用仪器,违规操作,有损坏器材的现象;情急之下,教师怕损坏仪器,就批评、吓唬学生。现在想一想,学生常在批评声中、担惊受怕中做实验,心情不好。放任学生,学生损坏严重,教师怕担责任,不愿带学生做实验,以讲代做现象常有。例如,有一年,会考实验,学生在练习操作中,将血涂片玻片标本全部压破损坏,到考试时,指导教师询问上级主考部门是否带着人血涂片玻片来监考,答案是“不”。教师忙找,没找到,请示上级,临时改换了考试玻片材料。从此这个老师吓的不敢上实验课了,总是以讲代做。这种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也反应出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在担忧,与惊吓声中消失了。教师怕担责任,怕麻烦,尽量少上实验课,以讲带做,还自我解释讲比做效果好。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验证、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钱学森之问、朱棣文之答和我亲身的经历,我理性反思:好奇心能促使兴趣产生,兴趣是尝试学习的动力,创新是在不懈的尝试中产生的。因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冒尖的人才,实验教学很重要,教师需要改变实验教学的观念。

一、允许学生错误的尝试,鼓励实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允许学生胡思乱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三、教学设备宁可让学生用坏,也不能放坏。

四、适当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既学生有实验尝试的冲动时,学校可以借给学生实验器材、设备、场地等进行个体实验,但要注意安全问题,技术操作问题,教师现场协助。

五、实验教学要注重过程性。

六、错误也是另类经验,发现错误,距离正确就近了一点。

下面我重点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尝试实验要有方法。谈几点想法。

1、重视实验规则教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自觉爱护实验器材、公物,不乱丢垃圾。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如本人实验完毕未经老师允许不要离开实验台,避免干扰其他学生做实验;若有事要离开,须报告教师等。

2、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要注意的事项,则不仅实验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实验秩序混乱,也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目的。

3、重视预习.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了解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4、注重实验方法教学.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要点和难点的分析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如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事先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培养几个学生助手,再由这些助手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时,使镜筒下降,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观察,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玻片标本时停止下降,以防止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镜头等等。学生初次使用教学实验器材,仅靠器材说明,课本教材上的操作方法,学生是抓不住重点,也无法突破难点的,这时,教师的引领示范必不可少。如教师演示显微镜使用操作时,用两台显微镜示范比较好,一台示范怎样对好光,另一台则示范怎样观察到清晰的标本图像,让学生先看后做,模仿、反思性操作等。

5、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素养既勇于尝试、实事求是、富于探索、创新。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如果一个实验小组两人,则一人做实验,一人记录,下一次实验互相对调。实验绘图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照看到的实际画,在实验课中完成。如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有的同学发现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与课本上细胞的模式图不同,这就要求学生按实际看到的画。再思考为什么细胞的模式图与观察到的细胞有些不同。又如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要用稀碘液作为染色剂,如果此种试剂配制过程中,溶液过于饱和,静置时间短,碘化钾晶粒没用充分沉淀,染色时没有沉淀的碘化钾晶粒干扰观察结果,这时,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晶粒与细胞混杂等。为了观察清楚,可提示学生是否用红墨水作为染色剂重做,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学生试着做了结果很满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被染成黄(红)色,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看得很清楚。细胞周围空间呈白色,细胞各部分结构图像清晰分明。再如有些同学,即使不用牙签轻刮口腔上皮,用一滴口水,处理后也可找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又是为什么?等等。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创新方法,观察思考、及时记录的严谨科学态度。

上一篇:论在初中应用题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下一篇:爱是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