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行业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时间:2022-10-06 11:20:32

高职电子行业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摘 要:电子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和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很重要的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却遇到了种种困惑。该文总结出四种困惑:学生“先天不足”;学时短;教材不合适;教师不够专业,和试图克服这些困惑的三个对策:分层分级教学,合理安排学时;做好行业英语教材的建设和师资的培养工作以及指出落实这些对策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部门应以学生为主,群策群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开展高职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电子行业英语 英语教学 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53-0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为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以之相适应。作为高职教育教学一部分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近年来,已将以往单一的英语基础和有限的英语应用教学改为由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组成的体系([2]徐小贞2010.04),其中基础或职场英语在大一学年完成,行业与专业英语在大二学年完成。根据这一教学安排,结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所在无锡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众多的电子企业这一区位优势和其人才培养方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与公共教育学院受命为电子工程学院开设了电子行业英语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与电子学院专业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强化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技能,使之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较高要求”。毕业后,能在电子行业的工作岗位上,会运用相应的材料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实现在工作领域内与外方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基本的工作交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一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对为电子行业培养合适的人才显然是比较理想,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它忽视了当今师生本身以及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故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遇到了种种困惑,并一直在试图采取一些措施应对之。

1 种种困惑

困惑一,教学的对象学生“先天不足”。

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绝大多数基础都不扎实。以2012级电子专业的学生为例,由于是理科生,其高考英语录取的最高分70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是46.1分1。通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的及格率是66.3%,即,有34%左右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合格,在英语学习方面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电子行业英语乃至电子专业英语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通用英语和应用英语的基础,这二个基础不扎实,让他们学习电子行业英语肯定是相当困难的。要想让英语基础“先天不足”的高职学生按照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做――接受行业英语的学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困惑二,学时短。

一般的高职院校在安排行业英语教学时,所设置的课时为1个学期,每周2个学时。以每学期上16周计算,学生的学时是32个。

高职的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合生产等一线的教学才是硬道理。电子行业英语是一门比较贴近电子行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与“老外”沟通的课程,它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将该课程教学只安排16个学时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吗?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自2009年9月起开展行业英语教学以来,已有5年,这5年的教学实践已表明,学生在行业英语方面,只学到了一些皮毛。

困惑三,教材不合适。

目前使用的教材《电子技术专业英语》2这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适合他们水平的教材还没有编写出。

困惑四,教师不够专业。

从事电子行业英语的教师应该具备英语专业和电子专业双重专业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目前这样的教师不多。大部分任课教师或者专业知识强,但英语教学能力偏弱,或者英语强,专业知识偏弱。这样的教师显然不能够完全胜任电子行业英语教学的。

2 应对措施

面对上述四种困惑,我们应有的如下三种对策。

2.1 分层分级教学,合理安排学时

针对录取新生英语基础的“先天不足”,可以按其入学的英语高考成绩,或入学后的英语摸底考试成绩进行A、B、C三个层次的分级与分班。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解决好分层次和分班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公共英语教学部门也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章振邦(2003)指出,“在中学阶段,只要英语师资合格,教学安排合理,教材、教法得当,学生努力奋进,一般可以在普通英语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有这样的英语基础的中学毕业生上了大学,应该可以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不必再学普通英语”[3,4]A层次就应该是章先生所说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针对他们就可以以行业英语英语教学起步。四个学期(约244个学时)(陈怡2013.08)[5]。

B级层次的学生一般人数较多,其英语基础掌握得还不够牢固,对这部分学生应经过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强化,再转入行业英语的学习(约192个学时)。

C级层次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对于这部分学生应经过一学年的英语基础强化,再加一学年的行业英语的学习(约128个学时)确保他们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确保他们对行业英语有所了解,确保他们获得毕业资格和大专毕业生的身份。

2.2 行业英语教材建设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行业英语教材因专业学科的不同而不同,Carver(Carver D.1983:131-137)[6]对ESP(专用英语)课程特点做如下归纳:真实的语料(authentic material);基于目的(purpose-related orientation)和以自我学习为导向(self-direction)。真实的语料,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应具备的条件。目前虽然已经有许多英语专业教材问世,但随着各专业领域划分日趋细化,其教材的内容、编写和出版远远赶不上社会的需求,赶不上高职的专业设置的需求。由于教材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了解和掌握各行业与专业的最新动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完善和补充,建立专业英语的语料库,使其既具有行业与专业的分类和统一的标准,又有利于相关行业与专业的横向参考和借鉴。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地利用广播、电视、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不断充实和丰富教材,使行业或专业英语教学富于时代精神,使其更加实用,更加有利于高技能和复合人才的培养。(陈怡、陈立新2012.03)[7]

2.3 师资的培养

目前,由于缺乏行业或专业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比较多,合理安排他们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应该摆到教学管理者议事日程的首位。高职的特点是强调职业化,对行业与专业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在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中,凡具备大学学历的员工被要求翻译一些文献资料或者出席外方管理人员的会议、与之交流,这是常有的事。因此,从事行业或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会在教学中模拟工作过程的训练。例如:在外资企业中,某个电子元件在生产过程中,出了次品(这是个大事故),这时,工段长,部门经理甚至老板都会亲临现场,而员工就被要求查出原因,并修理好。整个这一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语言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少不了与外方人员的英语沟通。有企事业背景的教师都有此经验和体会,模拟教学做得好。而大多没有相关职业背景的英语教师,虽然对于英语教学驾轻就熟,能够从语篇上或语言特点上分析某些专业英语文章,但在模拟教学中,自感底气不足。而对于部分具备相关职业背景、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尽管模拟教学做得得心应手,由于他们缺乏英语专业教育教学背景,他们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缺乏多样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好人才,搞好行业英语教学,教师势必要有更高的专业和业务素质。教师不仅要从书本中获得新知识,还应该到相关的行业中去学习,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培训;学院领导、教学管理者应积极组织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定期专业和业务培训,如:聘请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其真实语料来源,使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更高效地组织教学。对于那些有企业实践经验,但英语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应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相应的英语教育教学培训班。总之,每位行业英语的教师都应成为“双师型”的人才,以保障教学质量,保障人才的培养。

3 结语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其教育教学就应该突出其职业的特性。英语教学也应该为此服务。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普及行业乃至专业英语的教学,只有凸出其职业性,才有利于高级的应用人才的培养。高职学院针对其英语“先天不足”的学生,各级管理部门,不能消极忍受,应该积极应对,群策群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为宗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多培养“双师型”教师,编写实用教材,切实因材施教,做好高职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

[2] 徐小贞.“创新教师教学理念 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2010.04第四届全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高级论坛[Z].

[3]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外国语[J].2003(4):1-6.

[4] 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4):306-308.

[5] 陈怡.论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课时保障”[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6] Carver D. Some Propositions about ESP[J].The ESP Journal,1983(2):131-137.

[7] 陈怡,陈立新.高职英语ESP教学与人才培养――以无锡科技学院为例[J].大家,2012(3):390.

注释

① 笔者注:均已转换成百分制.

② 朱一纶.电子技术专业英语[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上一篇:问题解决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整理方法探析 下一篇:基于HFSS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虚拟实验研究